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章
的头几月最难熬,官府救济要时间,有的官员不顶事,一封折子送到京都,等着回信慢慢来。

    一来一回的功夫,能熬死数百人。

    过后能不能及时得到帮助,还得另说。

    正经把日子过起来,少说一两年。

    谢星珩摆手:“你说什么呢?真要换银子也是我去啊。”

    这两人的对话,把靠背篓上眯眼的谢根都惊醒了。

    “你们俩胡说什么?”

    谢星珩笑道:“你们看我,我长得好,年纪小,没有婚配也没子嗣拖累,功名在身,脾性也好,这不就是千载难逢的好男人吗?”

    陈冬拿着谢星珩捡来的破蒲扇,给儿子扇风驱蚊,听着这话没忍住笑。

    “二弟,现在好女不愁嫁,小哥儿也紧俏,若非实在难办,谁家愿意找外地男人嫁?”

    谢根嘀咕了一句:“就是找,也得是男的倒插门,当赘婿。”

    这话题聊完,他们家的气氛活泛了些。

    谢星珩笑笑,背起书箱,“我趁着天色没黑,去城内书斋看看,小豆子就跟着我,换了银子我带他去医馆抓药。”

    谢根跟陈冬都阻止。

    夫夫俩一个心疼书又担心孩子,一个纯粹怕谢星珩使坏,把小豆子带去卖了、扔了。

    ——他从前的所作所为,绝非善类。

    谢星珩想了想,他身体没什么力气,背书箱再抱孩子,体力撑不住,便说:“也对,一次太多,别人一看就知道是急出,我拿几本问问,换点吃的再说。”

    留下一部分书,哥嫂不怕他跑路。

    正值五月,暑气初升。

    团团热意滚入人潮,烹沸了丰州县的大街小巷。

    难民没进城,县里百姓受到的最大影响是各家办喜事的锣鼓奏乐声。

    城里城外,两种气象。一面人间,一面地狱。

    谢星珩有秀才的儒巾襕衫,弄点水擦擦脸,不凑近闻他身上闷出的汗臭味,就是个体面人。城门守卫没拦,还冲他笑呢。

    他问了路,一路紧赶慢赶跑进了离东门最近的闻鹤书斋。

    刚进屋,谢星珩眼前一亮。

    正堂屋里站着三个人,他一眼就瞧见了在柜前站着的小哥儿。

    他容貌端丽,年岁不大,一身锦衣,腰间环佩,眉心一点朱砂极为标志。

    陡然见了生人,他展开掌中檀香扇,遮了下半张脸,桃花眼里慌而不急,虚虚点头,一旋身往后走,掀开竹帘,进了后院。

    留下满室幽香。

    当得起“年少色美”四字。

    谢星珩有紧要事,被惊艳到也就一刹那。

    只是这阵幽香十分克他,把他身上的臭气十倍百倍的激发。

    他刚往前一步,店伙计就睁大眼睛,屏住呼吸。

    柜前另一书生倒是和善,目光落到谢星珩的书上,温声问道:“兄台是枫江人?”

    谢星珩跟他们保持距离,人是落魄的,脸蛋是俊美的,气质是大方得体的,不为现有处境窘迫难当,也不为要卖书而难以启齿,还想“宰”这个看起来有钱心善的读书人。

    “对,家里断粮了,我来问问这里收不收旧书。”

    他拿了常见的启蒙书籍和诗集游记。

    另有原身下了苦功,东拼西凑,在同窗那里薅羊毛,一篇篇抄录下来的大家文章。其中不乏当朝翰林的佳作,于科举大有益处。

    嗯,是原身一笔笔抄录的。

    谢星珩是穿越来的现代人。

    店伙计见这书没书名,扔到一边。其他书折旧算。

    “这些都是书斋常备的书,我们收手抄本是八钱银子一本,你这些都旧了,有破损,边缘都有泡水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简介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目录 > 第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