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57章
门,他活着跑出皇城,当今天子极为震怒。

    谢星珩又往回看了几行字。

    嗯,林庚突然回京城过年,可能就是为着帮贤王一把。

    看来他的信件,对林庚来说可有可无。

    也对,那么重要的信息,怎么可能只给他一个人传递。

    他再次往后看。

    贤王逃离京城的时机很巧,常如玉前脚点兵去剿匪,他后脚就跑了。

    林庚手握兵权,没了常如玉在京城,就没人跟他抗衡。不管皇帝同意不同意,他硬是把搜捕的差事抢到了。

    结果不言而喻,贤王没抓着。

    皇帝可以借机发作,但林庚不给他面子了,一改往日的卑微听话模样,他强行“领命”,在外追捕贤王。

    皇帝连下数道圣旨,要他回京,他以天下安危,皇权稳定为由,拒绝了。

    给谢星珩写信的时候,林庚和常如玉的军队碰面了。

    战争信号没来,双方都不能动手。

    林庚想争取策反常如玉。

    这之后,是后续会发生的重要事件。

    贤王为活命,必然会佣兵自立为皇。他手里有太上皇的诏书。

    太上皇骂当今天子是忤逆不孝之徒,要立贤王为皇帝。

    佣兵要钱,当下最快搞钱的内陆城池是几个有盐矿的县城。

    那些县城必然会被截流盐税,成为贤王的大后方。

    这是皇帝预料之外的发展,为着解决当前的燃眉之急,他陷入了两难境地。

    他不能跟林庚撕破脸,他还得给南地边境的军队发放军饷,以安军心。

    但他给了军饷,也不敢轻易调动这批人马。皇令下发,军马合理向内陆调动,万一林庚顺势起兵发难,皇城将无抵挡之力。

    为此,这位生性多疑的皇帝,在不敢调兵,也不想轻易放人的时候,会把林庚困在常如玉的营地里。

    这正是林庚要的。富贵险中求,良将难得,林庚会以身入局。能兵不血刃最好,若是不能,他跟常如玉,在未来几年会互相牵制,谁也不能上战场。

    林庚人在敌营,但布局深远。

    海城在不久之后,必然会上调盐价和盐税,各地税务都会上升,以筹军资粮饷。

    他交给谢星珩的任务有两个,一是在海城制造舆论,以南地发展为例,说天子不仁。

    这是舆论战。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

    百姓能吃苦,也能忍耐,但他们不能平白遭受无妄之灾。

    在税务上涨的同时,必然有众多家破人亡、卖儿卖女的事情发生。

    他们不吃不喝,割肉剜心,都填不了税务空缺。

    这时煽动一番,海城必然内乱。

    另外,这等贫苦百姓众多之地,必有数不尽的良民投身做匪。

    第二件事,林庚要谢星珩对这些匪徒给予兵器、粮食以及情报服务。

    他要在海城扶持一个以民为主的盐帮。

    要这个盐帮,内心有信仰,他们反抗是为着过好日子,清理贪官,抵制朝廷敲骨吸髓的行为。他们不是反民,他们是大启朝万万千千的贫苦百姓。

    林庚对此很重视,明知谢星珩是个聪明人,这一段也揉细掰碎了说。

    他告诉谢星珩:“民众反抗,才能少压迫。尽管会流血牺牲,但比被押着做盐奴强。”

    搏一搏,尚有一线生机。

    而他愿意扶持,就愿意原谅。

    若最终赢家是他,这些“匪徒”“反民”,都是大启朝的良将贤才。

    海城在大启朝的地位特殊,是一国税务的主要地区。林庚在这里有人手,但这件事,他只放心交给谢星珩去办。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简介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目录 > 第25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