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64章
    “听说江夫郎与你夫郎交好,两人同办糖厂?”

    林庚看了信,面不改色放到一边:“对,合办的糖厂。厂里第一单生意还是我介绍的。”

    常如玉问:“挣了多少?”

    林庚回忆了下,记不大清。

    “小生意,暖暖厂子,几百两的生意,利润应该在百两左右。”

    常如玉看他没大反应,就不说这个了。

    “你什么时候走?我更期待与你战场相逢。于营地把你当场绞杀,胜之不武。”

    林庚不为所动:“常将军是君子,我不瞒你。说战事太伤百姓了,你不动,我不动。你轻举妄动,南地三十万兵马定会踏破河山找你寻仇。你一己之力,稳住我这么多人,我们等结果便好。”

    等结果,就是要硬控到底了。

    常如玉被他激出火气,重重将碗筷放下。

    新年第一天,就被气得吃不下去饭。

    常如玉的两个儿子追出营帐,走之前,还回头瞪了林庚一眼。

    林庚亦放下碗筷,拿起常如玉的信件看。

    这封信是常家的家书,捎带着提了一句京中事务,又以江知与当官之事占比最大。

    江知与的事,是林庚促成的,他不用细看。家书涵盖的东西很多,因常如玉这里迟迟无法出兵,圣上另点了常家五郎做先锋,不日离京,会来他这里调兵,前往江东讨伐贤王。

    常家五郎?

    常如玉弟弟家的儿子?

    没印象。

    应是草包。

    过去就是送死的命。

    这哪里是家书啊,这分明是催命符。

    常如玉要想保住侄儿,必须打破现在的僵局。

    难怪他今天直接问了,想要林庚自己走。

    常家五郎……

    既然是个草包,半路被人劫了,也是正常的吧?

    希望常如玉领情。

    海城。

    正月初一,各部门休年假。

    谢星珩尽职尽责,给反抗民兵送了温暖。

    是些冬衣和皮甲,东西是盐场驻守士兵的,杨飞带人进城买卖私盐,换些物资过日子,意外被人认出来,满城躲避之间,碰巧得知这批物资的走向,又得其他盐户的掩护,逃过一劫。

    信息已传达,能否拿到,就看杨飞的本事了。

    谢星珩又给刘进贤递了话,要他联络其他“刺头”,以扩充反抗民兵的势力。

    有一个人领头,其他人便有了归处。

    同时,要再让人过去做联络人,从旁引导。

    除却民兵势力之外,城内的联络点也要建设。

    其他小刺头、因家庭情况无法脱身,放手一搏的人,就可以留在城内接应。

    那么多弟兄,都要过日子的,跑得出海城,去了别地也是做流寇。不如在这里,互相报团取暖。

    朝廷不会放任当地滋生大量反民,他们终会重见天日。

    新年第一天,盐价上涨。

    百姓们消沉,这个年过得没滋没味。

    到初五开市,他们不出意外,发现粮价也上涨了。

    江知与原计划是战事波及到海城后,再去布施粮米,以作接济。

    结果被称做大启心脏的海城,先是盐、再是粮,不过两月,就把百姓们压垮了。

    先倒下的,是一批批的沿海地区百姓。

    沿海地区的百姓倒下,最先影响到了盐课司。

    朝廷的盐场、百姓家里的盐灶,都要大量的人手来当差。

    已经叛逃了一批百姓,再又死一茬,谁来制盐?他们把官袍脱了,自去制盐?

    但盐课司的人在海城嚣张惯了,这回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简介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目录 > 第26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