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66章
   再者,粮食和盐里面都是可以夹杂杂质的。

    粮米里面加盐巴,盐巴里面加点米,这都可以。

    只是赈济一事,须得明白主要目标。

    现在倒下的百姓,都是饿的。盐的影响还没来。先让他们填饱肚子,再去考虑盐的事。

    而盐不是他们两个小孩子考虑的东西,既然在糖厂,就以糖厂的东西为主。

    糖可以维持人的基本生命体征,此次布施,可以是糖水粥,或者白粥和糖水,或白粥加一块蔗糖。

    两个小宝星星眼,听老父亲说盐和糖各自补充的东西有何不同。又听轻重缓急,再是布施注意事项。

    谢星珩摸鱼出来的,过来教导一番,就该衙门里。

    刘进贤跟他跑一趟,也没见他有什么计划。

    “谢大人,您就是不放心孩子吧?”

    谢星珩发现刘进贤很没眼力劲儿,看透还得说破,哪个上官容得下他?

    他心思一转,有个主意,但保持神秘:“你别管,我有我的计划。”

    盐不能走私,但糖可以走私。

    可以给反抗民兵一批糖,让他们在缺粮时,保存体力,能多熬一阵。对于长久作战有大用。

    第181章

    观星而知命

    两个小宝组织布施,在海城算显眼举动。

    因为当地的官家富户,默认有了灾情、难民,才会出去搭棚子施粥,以图善名。

    但盐户们的苦痛生死,都是常事。既然是常事,管他们做什么?

    所以粥棚搭过去,又是不合群。

    他们一家要这么做,其他职官也有应对之法。要善名、要贤名,要为百姓,那就满足他们。

    一时之间,江家人的名声传得很远,引来众多百姓上门讨要粮食。

    名声在外,犹如烈火烹油。

    若不给,那就是见死不救。

    但这个伎俩,他们早在丰州县见识过。

    而舆论引导,也是他们所擅长的。

    不论来闹事的人是谁,是被煽动的,还是来挑事的。

    既然来要粮食,求个生路,江知与统一捉起来,全送到盐场去。

    盐场的工人缺口很大,全民制盐的计划是美好的,推广却需要时间。为着不耽误事,盐课司的招工布告还贴着。

    凡是去制盐的人,都能领一份工钱。有钱有粮,怎么不算是救人?

    若说是把他们送入虎口,那不需要江知与去处理,盐课司的人自会收拾他们。

    真正活不下去的人,会挑活干吗?

    喂到嘴里的饭,还要挑肥拣瘦,嫌咸挑淡?有这种事吗?

    江知与也不在乎少数人是怎么想他的,同僚为着捧杀,各处愈发配合,他反而高兴。

    自古得民心者得天下,为官为商者亦是如此。

    他调整粮价以后,进行了招工,紧接着就是卖货变现。

    海城都这样了,别地因盐价造成的动荡不会少,货物不比和平时期,相对难卖。他走海上商人的路子,去做海上贸易。

    皇商傲气,自认与一般商户不同。也因此,仓库陈货颇多。

    首批货物,江知与依照已经成熟的商业模式来操作。给一些便宜优惠,再来一些赠品、彩头。然后是皇商的优势——商务便利。

    以新货带陈货,将旧物变现,拿到银子,刨除成本,再做分算。

    军饷要筹备,这是他职责的一环。生意还得做,如今的摊子足够大,无需扩大规模,但原料、工钱、经营花销都是银子,得留出一部分。

    二期的计划,是联合当地商户,做商品捆绑型售卖。

    别的商户生意好,能拉动商税,这也是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简介 >夫郎家的咸鱼翻身了目录 > 第266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