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章
回脚步,重新转到二人面前。
简宗年也看宋衍。
他再次垂眼看向手中策论,“升张五松的职。”
邱朝梓有些看不明白:“王爷,你这是……?”
宋衍手节骨轻轻的敲击着案面,安静的书房内,一时之间,针落可闻。
这几天,整个端王府都呈现出一种不同寻常的气息。
端王宋衍带着他的长史幕僚早出晚归,不见人影。
沈如意倒是清闲,打扫完内外书房,就窝在小屋里看书喝茶,享受美食。
天气寒冷,松子、羊杂吃多了,上火。
把陶罐当砂锅用,沈如意熬了一罐砂锅粥,主粮:糙米,配咸鸭蛋、香菇,菘菜丝。
泡了小半天的糙米,放在陶罐里先煮沸,直到煮到糙米开花,有粘稠状时加入切碎的咸鸭蛋、香菇,继续熬煮,使粥更加粘稠。
最后,盛入碗中撒入小香葱点缀。绿白相间、香气扑鼻的砂锅粥就好啦!
吸一口,嗯~好香啊!
沈如意拿起小木勺舀了一勺,送到嘴里。
糙米、咸蛋黄早已酥烂,入口即化;香菇入口,有嚼劲,冲淡了咸鸭蛋带来的腻感,口感刚刚好。
天干气燥之际,她要喝三碗。
咚咚——
有人敲门。
沈如意一如往常,竖起耳边听。
咚咚……
“阿意,是我。”
沈如意放下碗,起身开门。
“阿花。”
阿花笑道,“阿意,发月银了,咱们一起去。”
上次家书被搜走,她一直没敢告诉阿意,小心翼翼朝她看了眼,她好像忘了写家书一事,也没有关心的问一句有没有把家书寄走。
阿花既庆幸又失落,可是与阿意相处这么久,也知道她的性子,她不是个多管闲事之人。
第31章
十文钱
沈如意进屋穿上外套,这个月二十号发年前十一月的月银,换句话说,就是压五十天发月银。
地主比资本家还要剥削,跑一趟,其实就拿十文月银。
十文啊,就跟现在十块钱差不多,还要活一个月,这就是她不能当咸鱼的原因,只能苟且度日。
看到阿意只有十文,阿花要拿十文给她,被她推拒了,“多谢。”
“阿意……”总是跟她这么客气。
沈如意不在意的笑笑,“快了,我也是二等丫头了。”
可那也是下个月的事了,十文钱的日子可怎么过啊!
正月过,二月二龙抬头,天气越来越暖和。
沈如意戴自制露指手套,穿短褐,草履鞋,拿锄子开始翻地,锄头被磨的雪亮发光,锄柄上缠绕着几圈麻绳,握感扎实。
每天中午前后,阳光正好,她开始翻地,锄头在泥土中翻飞,发出沉闷的撞击声,冷硬的褐土变成松散的土坷垃。
大半个月时间,每天干一个时辰,终于在第三次翻地时,把土坷垃翻得深浅适宜,颗粒大小也恰到好处,土壤变得松软而均匀,可以种植各种蔬菜了。
从正月十五忙到二月十五,整整一个月,宋衍忙的脚不沾地,终于在开春之际,把农耕之事落实下去。
坐在书房里,难得歇口气,刚端起茶杯,他表弟郑煊泽风风火火的跑过来,看到茶壶,先给自己倒了杯,一口气饮尽。
“表哥,老姑娘终于又去后门了。”
年后这么久,老姑娘不是窝在屋里搞吃的,就是拿锄头挖地,好像知道有人盯着她似的,窝在屋子里一动不动,像冬眠了一般。
宋衍淡然喝茶水,耐心的等他开口。
郑煊泽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