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章
。布置得温馨舒适,老头招待两人在客厅田园风格的布艺沙发里坐下,又泡了花草茶,这才取出平板电脑,调出一个文件夹,有些骄傲地递给两人。
段奕不是没想过单独见摄影师,毕竟老人曾经无意中做了他那段青葱岁月的见证者。这些隐秘的过往,不宜公开,只适合独自品味,然后束之高阁珍藏。
但是临走却犹豫下,让海尼斯一起跟了来。并且因为这个决定而感到安心——再也不用独自面对任何事,因为有你在身边。这种感觉,当真不错。
文件夹的名字叫做my
best
works,而其中一张照片,就是当年方修聿和段奕的合影。段奕才重温没多久,如今在异国看见,仍然感触良多,这张显然是摄影师当年用单反拍的,估计拍完又立即用立可拍补了一张送他,相比之下单反这张角度和时机抓得更好,小段奕的笑容更明澈,修哥的眼神更柔情。
海尼斯却是睁大了眼睛,看看照片,又看看段奕,努力在青葱水嫩的少年和如今的魁梧男子之间建立联系,最后终于迟疑地说了一句:“……还是挺像的。”这个举动令段奕眼角忍不住微微抽搐几下,最后还是忍住了没瞪他。
波特是个成功的摄影师,长期和法国版国家地理杂志有合约,还担任过巴黎摄影艺术馆的总顾问,如今退休,却选择了这么一个不显山不露水的小镇隐居,谁曾想会遇到十几年前异国他乡仅有一面之缘的小少年。
他和段奕絮絮叨叨了一堆关于中国锦绣山河壮丽,人造景观宏伟,人文历史悠久,艺术底蕴丰厚的感慨,最后终于问到照片里另一人的消息,段奕由始至终温和回话,仿佛被段臻附体,连问到修哥时语气也没有变化:“他十年前自杀了。”
作者有话要说:
☆、第十一章
波特先生沉默片刻,视线落在一旁波特太太的照片上,低声说了句“我们永远不知道拉赫西斯会把生命的丝线织成什么样”,就将话题绕开了。直到两人告辞时,也没有再提起,而是交换了联络方式,约定以后再访中国。段奕则表示了期待与欢迎。老人七十高龄,谁也说不准这次约定还能不能成真。
离开的时候,波特突然对一直没怎么开口的海尼斯说:“你品味不错,别浪费了。”
海尼斯虽然想解释“我们不是那种关系”,却还是忍住了,微笑回答:“谢谢,我会珍惜的。”
而后告辞,一路无话,直到两个人沉默着沿着一片树林越走越远,四顾无人,海尼斯才停下来:“我累了,歇会儿吧。”
这是片枫树林,具体品种不明,被秋霜侵袭后星型叶片都染上艳丽的橘红明黄,一眼看过去,将蔚蓝的天空分割成许多碎片,橙色和蓝色彼此映衬,耀眼明快得像是现成的明信片。段奕仰头,那明艳的色泽却并没有映入眼中。午后的秋风轻轻扫过干燥的叶片,发出悦耳的沙沙声,像是某种柔和善意地低低絮语。
海尼斯直觉知道他有话要说,找了块树下的平整树根,靠着树干坐了下去,长腿一曲一直,男模不愧是男模,随随便便一坐都显得优美瞩目——这也算是职业病吧。
段奕两手插兜,开口的时候甚至连自己都没察觉到,如此自然和顺理成章,将他和修哥的故事,从头至尾,巨细靡遗地讲给海尼斯听。
学习优秀的修哥,善良而胸怀大志的修哥,篮球场上称王称霸的修哥,部队里严肃皱眉训练新兵蛋子的修哥,极有耐心守着他做完作业的修哥,温柔笑着带他去看球赛的修哥,打架之后,一边责备看他却不忍心教训,一边默默替他收拾善后的修哥……
还有父辈们不知道的修哥的另外一面。
他记得那时他八岁,小学生总是天然地邪恶单纯,会肆无忌惮欺负弱小,段奕小学时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