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15章
从何而来,这可是“公主”尚在位时,亲手拟定的药膳。

    去岁下,多少人都受不住暑热或昏倒或一病不起,而今夏比去岁更烈,军中兵将们反而无人因此出事。

    哪怕如今公主不在其位了,这药膳之方仍旧遍地推行,将士们心中无不念着公主的好意。

    这会,厨娘鹃子一连守在消暑汤桶前,发光了三桶药汤,有旁的厨娘过来同她换了班,让她且去一旁歇息一程。

    鹃子也领了一碗消暑汤到一旁凉荫处,慢慢喝了起来。

    她向京城的方向看了过去,烈阳闪着眼睛,只能看到城楼的尖。

    她不知道那是哪一段城楼,也不知道丈夫在哪段城楼之上,但她知道肃正军这边并没有攻城的意思。

    鹃子端着消暑汤,向京城的方向举了举,眼眶微红。

    “我们的孩子没了,你却要撑住啊,等来年回了老家,我们还能亲自给孩子烧一把纸钱......你要撑住啊......”

    *

    秦慎帐中,纪渊找了过来。

    “果真不攻城吗?我听斥候所言,这几日我们围而不攻,京城之中反而军心涣散,此刻再攻京城,如同探囊取物。”

    秦慎给师父倒了杯茶。

    “您说的是,但我一兵一卒都不想再战,何不等赵寅亲手将京城,送到我手上。”

    “他会吗?”纪渊不信,可看着秦慎稳如泰山一般的神情,又闭起了嘴巴。

    他也曾不相信他围而不攻,就能占尽优势,可这几日以来,每日都听着京城那边更加糟糕的情形,也晓得这围而不攻的决定,是做对了。

    他没再说下去,只是默然看着秦慎。

    比之先太子柔和的面相,眼前的青年眉骨突出、鼻梁高悬,下颌走线更加刚毅。

    纪渊默默向他看去,也看到了他悬在腰间的玉玦。

    那玉玦曾是他寻来的名贵的玉料,为先太子献上的那年的太子生辰礼,但先太子终究没收到他的礼,他转而将这块玉玦系到了尚在襁褓里的小婴儿身上。

    玦通决,是处事果断、杀伐果决之意。

    纪渊再看秦慎。

    如今的青年早已拥有自己的原则与决意,却似乎,也未有摒弃掉先太子的仁慈之心。

    他或许,会是改天换地后的仁明之君吧?

    第128章

    归心(正文完结)

    宫灯摇摇晃晃,黄显挑着灯快步去往御书房,一路上连番遭遇乱跑的宫女太监,这些人就像是被砸开了墙角的老鼠,仓皇逃窜着。

    黄显又何曾不慌张?但比起在宫中没名没姓的小宫人,他这厂督的名头太响亮了,哪怕想要缩起身子躲藏,也会被人指点着认出来。

    他咬牙切齿地训斥那些慌乱的宫人,但肃正军大军压在京城之外,迟迟不攻打京城,就这么冷眼旁观,京城里就完全乱了起来。

    这两天,已经开始有人说,肃正军里的那位殿下,要打要杀的始终不是黎民百姓,也不是保家卫国的精兵强将,而是皇帝赵寅和他手下那些奸臣,只要打开城门,迎接肃正军大军进城,那位殿下绝不会残杀黎民百姓。

    冤有头债有主,他们何必为残暴庸碌的皇帝赵寅卖命?

    一旦皇帝的威严不再,坐在皇位上的人,将沦为泥地里的蚂蚁,人人可以踩上一脚。

    黄显没敢将这些话告诉皇上,只听到他自己手脚发冷。

    他这会到了御书房门前,见御书房中一片漆黑,皇上在房中竟然没有点灯。

    黄显在外出了声,听着里面没有拒绝的声音,挑着灯走了进去,转头就看见了站在书案前大汗淋漓的皇帝。

    宫里没了冰,纵然是皇帝也只能熬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嫡兄万福简介 >嫡兄万福目录 > 第1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