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2章
这些街坊们大多都是织户。苏州当地人为了维持生计,少不了在家中置一两张织机,一年到头织缎换银,也能养得一家老小,还略有剩余。所以从事这一行的人很多,几乎是家家户户都有织机,家家户户都是织户。
织户痛恨税官,又见打死了人,就和这些人打了起来。
人多手杂,织户们打死了两个,打伤了几个。
见惹出人命官司,这些织户索性一不做二不休,召集了城里大量织户、织工,一同去税收所进行打砸。各处税卡皆被冲击,打死税官数人,罪魁祸首李金忠也送了命。
这场□□发生在乡试大考前几日,发生后地方官员当即出面,将带着织户闹事的几个人抓了起来,并查明事情原委,上报朝廷。
只是当地官员办事不出效率,等这份奏疏往京城送来时,正是苏州贡院开考的日子。紧接着又发生苏州贡院士子罢考之事,两份奏疏竟是前后脚送到京城。
第260章
第260章
==第两百六十章==
“事情大概就是这样了。”郑赟杰道。
至于是因织户□□才引发了苏州贡院罢考,
还是罢考本身是针对刚推行到江南一带的新政,
因为事态还不明,谁也不清楚。
不过针对新政倒是真的,毕竟加征商税也算是新政,
只是此事不是由薛庭儴所办。
“陛下,
老奴无能,老奴识人不清,
未能及时洞悉苏州□□之事,
老奴该死。”郑安成扑通一声跪在地上,连连叩首。
“你确实该死,闹出这样的乱子,
剐了你和李金忠都不够!”
乾清宫里一片窒人的寂静,只有郑安成咚咚咚的磕头声响着,
让人听了觉得心里发毛。
“臣当日就说,
这新政弊处太多,革新可以,但要讲究方式和方法,
这些士子们乃是朝廷未来之栋梁,
贡院罢考实在骇人听闻,被世人所知,朝廷颜面何存!”冯成宝站出来道。
说着,
他看向薛庭儴:“薛大人,
这新政乃是你提议的,
如今出了这样的事,
你看怎么办吧?”
杨崇华叹道:“薛大人到底是年轻了些,所想不周也属正常。有错就改,不过如今当务之急该是苏州的事如何解决。对此,陛下,老臣是赞同冯大人所言,贡院罢考实在骇人听闻,被世人所知,朝廷的颜面将会尽失,此事还需好好斟酌一番才是,拿出一套确实可行的安抚办法才行。”
随着两人言罢,二十多位官员中,竟有大半附和。而薛庭儴只有一人,也就是郑赟杰帮他说了两句话,可惜声音不够,被压了下去。
也是时候赶得不凑巧,叶莒、林邈和陈坚都出任地方为考官,而革新派中流砥柱的高官就这么几个,只能再次被围攻。
嘉成帝突然站了起来:“朕再说一次,新政推行刻不容缓,谁敢抵制,谁就是与朕为敌。”
他锋利的目光在下方扫视着,接收到这道目光的人,纷纷低垂下头颅。
“薛侍郎差事办得很好,他的辛苦朕也历历在目,这次的事乃是司礼监处事不当,与薛侍郎无关。朕就好奇了,怎么你们什么事都能往他身上扯,是对他不满,还是对朕推行新政不满?!”
“臣等恐慌。”
随着这句,下面跪下了一大片,既然多数人都跪了,没搀和其中的也得跪下,要不都跪了你不跪,不是找事么。
薛庭儴也跪了下来。
“你们恐慌?你们哪里恐慌?让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