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27章
,三个村长都露出笑容,谁会听到钱不开心,修了学堂可就是自己村的摇钱树了。

    “不过!”江枝话一转,“你们村光是有房还不行,还要承担夫子束脩知道不?”

    她的话还没有说完,那三个村长就道:“我们来徐家村已经两年,知道你们村学堂的规矩,是全村人给夫子月钱,不是读书孩子家单独给。”

    “对,我们也回去找村里商量过,我们村人多,六十户,一家人一年一百文钱还是掏得出来的,孩子上学的再多给点,他们都答应了。”

    掏钱的事,是人总会心疼的,但看着徐家村一天一天的在变化,他们实在是眼红得紧。

    第一年来学习时,徐家村各户虽然修了新房但都是草顶,家里也没有什么家具。

    今年全部换成瓦房,现在还有几户在翻盖屋顶。

    第一年学堂就两间房,他们来学习还睡草铺。

    今年来虽然还是住在学堂里,但已经是几张竹床,还有新被褥。

    最让他们惊讶的村里居然有人专门看奶娃子,不用把孩子带到地头晒,不用关在屋里哭。

    这种事情听都没有听过,谁家不是把孩子拖一天算一天长大的。

    每次把徐家村的事拿回村去说,村里人都不相信,又不得不信。

    从徐家村学了技术回去,种粮食的确有增产,每家人也多了三五百文收入。

    这世道上,谁家有点新法子都是想方设法藏起来,只有徐家村明晃晃让人来学。

    实习生们问起,徐家村的人就说这些法子全是书上的。

    多读书就会很多东西,会写诗的夏秀才同样会相牛,毛没长齐的孩子会算账。

    每次来徐家村不光是在学堂听到孩童稚气的读书声,就连在地里都能看到孩子们边干活边背书。

    有这样勤奋上进的娃,一个村何愁不发达,自己只要跟着徐家村一样一样全学,就不会差太远。

    没有作坊就修学堂,这辈不行还有下一辈。

    江枝很满意这样的效果,你自己愿意努力,别人就愿意帮你。

    天下没有掉馅饼的事,掉得最多的还是石头和鸟屎。

    江枝答应给村里修房和送学习用具,还能补贴几两银子做束脩。

    听到还要给自己村补贴束脩,三个村长就更开心了,对着江枝连连感谢:“我们都说江村长是大善人,活菩萨,是真正帮我们过日子的。”

    江枝笑道:“以后你们村的事我多放在心上,杀虫剂和生根水可以供应,草药也第一个收。”

    今年各村依然送来草药没有给钱。

    王小菊他们明年就要开始付钱收购了。

    已经连续三年白拿草药,无本生意赚了一个腰包鼓鼓,年终分红时就连江枝都分到十几两银子,不能吃饱还不知道放碗。

    以后能来徐家村卖上几两银子的草药,这也是各村村民的挣钱路子。

    那些杀虫剂和生根水有利庄稼,但数量有限,配合上烟叶水杀害虫能提高效率,江枝当然要给那些积极向上,愿意学习的村。

    江枝说去村里修学堂,自然不会食言,徐家村去了两人,然后就是各村自己出人工。

    该花钱的木料砖瓦由徐家村在砖场统一购买,然后再送去各村。

    教室按照统一的三间建,然后就是男女分开的厕所,一间供孩子们喝水的水房。

    还有教师用的白板,有炭条,有小孩子用的石板,桌子板凳。

    各村拿出要上学的小孩子名册登记来领取。

    给孩子们发石板那天,举人出身,负责管理县里的学校、书院等教育机构的县丞、县学教谕,还有积德行善、出钱大善人江枝一并出席。

    修房的预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山山有药简介 >山山有药目录 > 第22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