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得腰酸背痛,但收入十分可观。
母亲和奶奶扛起了田里的活儿,很少干农活的小帅,也积极主动下田,帮母亲和奶奶分担劳务。
既然无法改变,那就齐心协力。帮家里分担一部分压力,至少在看到愁眉苦脸的父亲时,小帅的心里能舒服一些。
小帅每天也在思考,怎么能把这个无解的矛盾解决掉!可这是属于大人的事,是另一个层次的事,是他无法掌控和参与的事。
那时的小帅还没有领悟到,解决问题不单单要靠个人能力,它还需要耐心地等待时机,等待时局的转变,等待更高层次的人制定更好的政策方针。
临近开学的头两天,父亲累倒了。腰疼地起不了床,母亲拿药酒给一遍遍地擦,父亲呲牙咧嘴地闷哼。
开学那天爸妈没送他去县城,是村里一个玩伴的家长开着货车,顺便把本村高一的学生给送去了县里。
那是小帅第一次离开亲属独自生活,白天还好,他被分到了重点班,又是开班会、又是分宿舍、又是跟新同学结识、又是逛新校园,他的生活充实无比。
可到夜里他就难受了。他担心爸爸的腰伤怎么样了?担心爷爷的病好没好利索?他怀念母亲和奶奶,他觉得挤在西厢房里睡也挺好的。
好在年轻人适应能力强,很快小帅就融入到了新环境里。宿舍按年龄论资排辈,小帅因为年纪小,被排到了老八。
小帅印象最深的只有三个人。第一个是宿舍老大张智山,他家是山区的,个头不高却十分魁梧,皮肤黝黑,屁股蛋子浑圆,走路像风一样快。
第二个叫周杰,家是县城的,剪了很时兴的毛刺头,脖子上总挂着MP3,嘴里天天哼着“快使用双节棍,哼哼哈哼”。他不怎么爱学习,除了上课听讲外,就没见他做过课后作业。
第三个叫韩玉,内向到在宿舍里几乎不说话。他的脸颊泛白、眼圈泛黑,带着一种病态的模样。印象里他总是洗衣服、洗床单,似乎是有洁癖。从来都是独来独往,就没见他交过朋友。
后来彼此熟络了,相互之间又开始起外号。老大叫“穿山甲”,第一他来自山区,第二他走路飞快,第三他体形神似穿山甲。
周杰自封外号“周杰伦”,但大家都喊他“双节棍”,后来直接喊他“棍儿”。
因为韩玉不合群,大家本来没想给他起,但小帅觉得这样有疏远同学的意味,就给他起了个外号叫“书生”。这个外号没有贬低的嫌疑,韩玉最后“哼”了一声,倒是没反对。
大家看小帅人畜无害、长得周正,本想给他叫“帅哥”,但小帅极力反对,最后就管他叫了“秀才”。
在满是尖子生的班里念书,小帅压力还是挺大的。尤其家住县里的那些同学,他们还提前上了补习班,很多知识老师不教他们都会。
第一次月考,小帅的成绩不是很理想,连前十都没进,堪堪考了个16名。倒是一向沉默寡言的书生韩玉,考了班里的第一;天天不做作业的双节棍,考了第三;老大穿山甲考了第六。
穿山甲是宿舍里学习最努力的,他甚至每晚都拿手电筒,趴在被窝里看书。可这次考试他受到了打击,双节棍天天吊儿郎当不认真,竟然还能考第三,穿山甲郁闷了一天没说话。
月末放假时,表哥来找了小帅。表哥考了二中,二中比小帅这边早放假2小时。错峰放假的目的,是为了缓解客车站的运输压力。
“一中就是好啊,当初我要是不上网,不耽误那半年学业,使使劲儿也能考到这里。”表哥在学校门口等到了小帅。
“二中也挺好的,一中压力大,心态不好很容易崩。”小帅跟表哥并排前行。
“谁崩你也不会崩,你这小滑头心眼子最多。”表哥乐呵呵笑着,又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