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15章
赵芫带人进了县衙大堂,直接大马金刀坐在了主位,看得跟进来的宗泽眼皮直跳。离经叛道,

    不外如是。

    看了这位前登州知州一眼,

    对68方显然对68她的举动持反对68意见,

    赵芫也没想68着让这位来帮忙了。她让被侍卫领进来的农民68们,

    一个一个来,慢慢从头68说他们破产的过程。

    随着老农的哭诉,

    赵芫的神色越变越茫然,身侧呼延庆与宗泽则面色越来越难看。

    “古来刻剥之68法68,

    本朝皆备。”这是朱熹的讽刺。历朝历代如何盘剥农民68百姓的各种方法68,

    都被大宋官员很好地学习实践起来了。

    除却本就很重的正税,各种巧立名目、数量繁杂的苛捐杂税多得令人眼花缭乱。比如在向这些农户征税时,过程中就产生了数种额外杂税:加耗、支移、脚钱、折变、头68子钱等等。

    在缴纳田税时,

    官府会以‘粮食会有68被老鼠、鸟雀吃掉OR人为68损失部分68’为68理由,额外加收一部分68粮食,

    成了加耗。而运输粮食的过程,官府为68了不花钱,给了农民68两个选择,自己负责把粮食运到朝堂指定的地方,为68支移,或者农民68向官府缴纳额外的运输费用,为68脚钱。而为68了捞钱,大部分68地区官员只给了‘脚钱’一个选择。在后世现代人看来简直不可思议,以上68这些本该有68官府自己承担的责任,全部由百姓承担了。

    更还有68折变,本意是灵活交税,没有68钱可以改交粮食或布帛等物品,但在大宋官员的实操中,则变成了官方灵活收税,什么贵重就收什么。老百姓年年被这么收税,能68留下什么钱财粮食呢。

    而宋朝年间,民68间杀婴现象非常普遍,由头68便是头68子钱,另一个名字是大家熟悉的人头68税。这里的人头68税,不是说多生一个多缴一个便完事了。而是在所有68苛捐杂税上68,每每缴纳一个税种,就在此税里加收每户人家的人头68税。比如农户A家有68五口人,他家缴纳田税时,就需要68额外增加五份头68子钱,缴纳牛畜契息钱时也要68额外多缴纳五份头68子钱,几十种杂税一一如此。

    可以说大宋的百姓,只要68活着,会呼吸,就得交钱。官员极尽所能68想68出无数名头68盘剥百姓,但只要68你是个读书人,你家有68人当官了,就能68摆脱这样的命运。大宋的文官比皇帝富有68,太正常了。

    “万般皆下品,惟有68读书高68”、“满朝朱紫贵,尽是读书人”两句诗皆来自宋朝诗人汪洙的《神童诗》,前一句明晃晃地在讲这个世道的唯一求生之68路,后一句明晃晃在讲这个世道残酷的现实真相。

    农户们哭泣诉说,数十种苛捐杂税却也无法68尽数表达清楚,很多时候他们都是晕晕乎乎,小吏说该缴多少就缴多少。赵芫听得也晕晕乎乎,满脸茫然。

    她在茫然,大宋竟然能68存在数百年啊…这是多么怪异的事情。

    此次梁山泊农民68起义,便是因为68朝堂在政和元年1111年设立的“西城括田所”,又一个巧立名目,在这个名目下头68,又可以无限制地针对68各个农民68家中具体情况分68别加收数种乃至十多种税赋,比如你家打渔?那就多收船税、江河湖水税。你家去采集蒲草编篮子编家具?那就多收蒲草税。

    总结下来,无物不可收税,要68不是这时候文官们还不知道氧气和二68氧化碳的存在,怕连氧气税和二68氧化碳税也要68加收。赵芫大致了解了一部分68,已经目光发直,她本想68着,只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帝姬凶残宋朝简介 >帝姬凶残宋朝目录 > 第15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