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9章
潼此人,当年若非他指点,我求学无门啊。”

    龚夫人当然记得,“那时候你才刚进翰林院,位卑职小,不敢多说什么。穆莳当初……对,当初他就已经是大理寺少卿了。”

    “何止啊?他还去西北剿匪。即便是现在,任着中书舍人,还是想让以武压文。若不是奉昭帝最后大彻大悟,袁太师他老人家也不会全须全尾的活下来,最后还进了紫光阁。只恨当初皇帝就没有除去他这个奸臣,瞧他多会钻营,到了新朝,摇身一变,又成了从一品的官儿了。”

    在龚祭酒看来,穆莳本就是钻营之人,这次算踢到铁板,二皇子士林中一向名声极好,皇上有意于二皇子,要封太子那也是迟早的事情,穆莳这样的人家他还真不屑于往来之。

    龚夫人没他这样刚烈,但也淡了几分心思,元澄也察觉出什么,用完膳就告辞了,正好同一个年轻俏丽的姑娘正对着了。

    元澄匆匆告辞,那姑娘有一瞬失神,又进入里间,见她弟弟不甚高兴,不免笑道:“你这是怎么了?方才见你那同窗走了,你又这个样子,难不成是你们之间闹了矛盾不成。”

    龚瑾瑜有些不高兴:“我同窗好难得来我家中,还特意备下薄礼,爹爹却好似对他不喜,明明元澄兄样样都好。”

    龚三姑娘心里一动,“不知道是哪家的公子?”那公子相貌生的十分俊秀,也和旁人不同,她自小生的貌美,亲戚或者旁的年轻男子见了一面时常呆住,可那少年却视若无睹一般。

    “是右军大将军的公子,爹爹估计是嫌弃人家是武将的儿子,其实三姐我同你说,穆元澄的父亲也是二甲出来的两榜进士。”龚瑾瑜又说了元澄许多不凡之处,“他文章灵巧,诗词清新,策论独到,人又勤勉,再没有不好的。”

    正好龚瑾瑜手中又有元澄写的两首诗,龚三姑娘拿起来看了看,不禁心中一动。

    至于元澄家来,芸娘还有些诧异:“怎么这么早就回来了?我还以为你们会晚上才回来呢,今儿月色还不错,对月饮酒,也不失为一种风雅啊。”

    元澄不是很高兴道:“我看那位龚祭酒对父亲敌意很大,评判我的诗的时候,还说什么穷兵黩武。”

    “是吗?哼,他们这些文人当然没事儿,换个朝代,他们依旧靠着笔杆子混的风生水起,奴颜媚骨,什么事情做不出来,正所谓仗义每多屠狗辈,负心多是读书人。受苦受难的还是黎民老百姓,三国联合攻打大雍,若是咱们还跟缩头乌龟似的,他们住在京里的大官们当然没有影响,可是边关的黎民百姓呢?若大雍认输,数不清的进贡,那些还不是来自于老百姓,到时候文人们假惺惺的说几句什么苛政猛于虎,哎呀,那就是关心百姓了。”

    将士们都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为了大雍一战,不可否认,穆莳也存在用战事达到升迁的地步,但是他总是亲自去了前线作战,身上伤疤一大堆,可比这些坐着说风凉话的文臣们强多了。

    龚家其实芸娘大概也了解些,于家的二夫人李氏当年求娶姝丽做妻,后来没娶成,娶的就是龚家长女,好像自从这姑娘进门,于家似乎就和自家更不怎么往来了。

    第229章

    御史(三更)

    虽然元澄日和和龚瑾瑜关系看起来不错,但终究还是远了,俩家长辈的观念不同,势必日后自家和他也可能会出现分歧,还好这个时候只是在读书,元澄这点城府还是有的,不会轻易去谈论什么朝中大事。

    但不可避免,二皇子礼贤下士的好名声

    ,让书院的先生都倍加推崇。

    似乎都忘记了还有一群人远在边关浴血奋战,只记得二皇子每每为这些儒生们说的话。

    芸娘即便是紧关门户,也知道二皇子如今大不一般了,更甭提陈明喻了,他起初未必看好二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庶媳简介 >庶媳目录 > 第9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