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陇安寺作为天青城的?第一寺,香火素来繁盛,每逢初一、十五就?会有?不少城内的?香客驾着马车前来烧香拜佛,祈福还愿。
据说寺庙的?祈福签很灵验。
寺内的?主持大师,不寂方丈生得慈眉善目,很善解签,给?出的?批语素来准确,叫人心悦诚服的?同时,也不乏自我反思。
佛寺近来住进了一位年轻讲师,据说是方丈早年游历五湖四海遇上的?一位至交好友,并未剃度,也不是俗家弟子,只是颇有?慧根,对于佛家经义了解得很是透彻。
讲师偶尔会在?偏殿开坛讲经,讲解的?经文道义不比方丈差,为此还引来了不少年轻女香客,都是为了一睹那年轻讲师真容的?。
只可惜这人很少出门,几位女香客慕名来了几次,但都是无功而返。倒是有?人见过?一面,但距离隔得太远了,没瞧见真容。
就?是觉得那人气质清冷,飘渺如?仙。
即便不曾见到?对方真实面目,但那周身萦绕的?冷淡气质也足够让人难以?忘怀了。
马车在?城外的?青石板路上平缓行驶着。行至山腰便停下了,小厮上前牵着马车去马厩,丫鬟婆子扶着小姐夫人们下车行走?。
这日是十五,前来祈福的?香客们又多了不少,其中不少都是年轻女客。
寺庙内的?僧人们也是颇为熟练地低下了头,双手合十,远远的?弯腰行了个?佛礼,而后得体地为这些女客们让路。
这位梅夫人也是来寺庙祈福还愿的?。
她?与丈夫成婚已有?十余载,夫妻二人虽然?十分恩爱,但这些年却一直未能有?孕。
梅夫人因为这事郁结于心,半年前生了一场大病,身子愈发虚弱了,原本以?为自己就?要命不久矣,却不曾想那一日陇安寺的?方丈不寂大师突然?登门拜访了。
方丈说他是偶然?下山,正巧遇见了有?缘人,而二人之间颇有?缘分,观小妇人气血亏损,身子虚弱,便赠予了她?几贴药保命。
宋员外感激涕零地将药收下了,又遣人送方丈离开。这段时日他到?处求医,就?差没求神拜佛了,为了能治好发妻,各种?珍贵药材吃了不少,但妻子的?身体却总不见好。
宋员外又急又心疼,但更多的?却是无奈,他与妻子是少年夫妻,人到?中年,对于子嗣一事早就?不想强求,却是不知?夫人内心介怀,以?至于郁结于心大病了一场。
宋员外很是自责,只求夫人能早日好转,抱着试试的?心态吃了几贴药,说来也是稀奇,原本吃什么药都不见好的?身子,吃了这位方丈送来的?几贴药之后竟然?全好了。
不仅如?此,十余年求而不得的?事情,三个?月前也终于如?愿了,这倒是意外之喜,虽然?觉得孩子没有?发妻重要,但看着夫人欢喜的?样子,宋员外也终于松了口气。
如?今梅夫人自然?是欣喜过?望,前来为腹中胎儿还愿祈福的?。
瞧着人来人往的?山道,梅夫人朝着身旁紧张兮兮的?丈夫投去一个?温柔的?笑。
“今日好生热闹,来的?人真是不少。”
身旁的?宋员外一手搀扶着夫人,一边扭头去看,这一看就?有?些担忧,眉头下意识皱紧了,“是啊,人实在?是有?点多。”
他的?关注点跟夫人的?不太一样,想了想还是没忍住念叨了一句,“早知?道咱们就?应该换个?日子再来的?,这么多人要是磕着碰着了怎么办?反正佛祖每天都在?,咱们随时都能祭拜?再不济咱们多捐点香油钱,给?佛祖塑个?金身,还怕佛祖他老人家不高兴吗?”
美妇人瞪了他一眼,有?些责怪,“不许胡说,佛祖也是你能随口议论的?。我早就?听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