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章
    知青院组团建房啦

    第二天一大早知青院就热闹起来,做饭的、洗漱的、挑水的,人一多就显得院里乱糟糟的。

    早上7人吃的是老知青的口粮,等取完安置粮在还回去即可。

    饭后7人和老知青一起往外走,到了岔路口老知青把大队部的方向指给几人,村里主路就一条,然后就是在主路分下去的一条条通往各家的小路。

    很快来到大队部,王会计见人齐了,就给介绍了一下王长河大队长,大队长四十多岁,国字脸看起来很是持重,主要负责队里和生产有关等事情,李国柱李支书大约五十多岁主要负责队里的日常事务思想建设等,王会计自己负责财务相关的工作。

    还有村里的妇女主任张爱花,几人一下就把村里的几个主要人物都认识了个遍。

    别看大队长几人表面平静,实则都在心里腹诽,这回分来的知青一个个的长得也太好看了,这以后村里还能消停嘛?这大姑娘小媳妇大小伙子还不得天天盯着知青们看。

    算了以后得盯紧点,收回心思说起正事

    。

    李支书先出声:“王会计和我们说了知青院住不开的情况。

    经过商议村里决定在再盖2间房,比之前知青院的要大一些,每屋可以住下8人,后续要是再来了知青也有地方住,现在是4月份,地里活不多,村里速度快点七八天就能建好。

    建房这几天可以安排住到村民李婶子家,她家离知青院不远,家里就李婶子和小孙子2口人,正好有空房,四人也能住下,就是那种大通炕,到时给付房租就行,要是在李婶子家吃,在商量付钱好了。”

    4个女生听了觉得可以同意先住李婶子家,于是大队长出门喊了1个在外面玩的小娃子给送到李婶子家认认门,之前大队长已经和李婶子说过这事,周玉芝和李小燕跟着去了,乔文和肖巧巧都没动。

    几人不急着走,来时的路上大家就说起过想单独搬出来住的事情,也有了初步的共识,互相瞅瞅示意傅云廷,大队长看几人的样子,有些纳闷。

    “傅知青,你们这是还有事?”

    “大队长,我们四个有个想法,想挨着新建的知青院,再建四个小一些的一人住的房子,我们自己出钱。我们还在村里的时候,这个房屋归我们使用,宅基地还是归村里。以后要是我们回城了,房子就归村里,您看可行吗?”

    屋里人听了都觉得新来的知青可真有钱,要是他们回城房子归村里,相当于村里一分钱没花,还解决了知青的住房问题,和新盖的房子一起,还省材料,这事可行,但还要和村民商量一下。

    “这样,村里要商量一下,应该没有问题,不过还是要和村里知会的,既然要建,你们回去在顺便问问老知青有没有也想建房的,可以一起。

    要是房子连着一排的建,两房共用一面墙省材料。你们说说要建什么样的我给你们算算价格。”

    几人来时的路上已经把要盖的房子都商量好了,大队长一问就把想法说了。

    傅云廷作为代表说道:“我们也不盖太大,一间卧室砌个火炕,1.5*2米的,一间厨房大一些要兼放杂物,厨房里砌个灶,留两个灶眼。

    沿着房子圈出二米高的围墙,最好是能把自留地圈里面,我们种菜也方便。院子里再搭个放柴火的棚子,基本就这样大队长您看有没有什么不合适的地方,也给我们个建议。”

    大队长几人一听这想得还挺全乎,一个人住够用了,这样房子也不用建太大,房子大概三十平左右就够,院子二米高,稍微费点材料也还行,也就是墙费钱,心里估算了一下,又让王会计算了算材料和人工,队里报了个价格55元。

    当然建的是土坯房,村民都习惯空闲的时候自己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我的七零瓜田生活简介 >我的七零瓜田生活目录 > 第2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