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7章
    戴焕中想了想:“变化肯定有,起起伏伏的,好在起比伏多。”

    他看向蒋攸宁:“我记得是李教授他们吧,一边贴着什么暖宝宝,一边喊着要冻死殉职了。”

    蒋攸宁嗯了声:“李教授年纪大了,嘴上抱怨,但做检查的村民一排队,他都是待到最后才离开。”

    于燕诚恳:“这说明团队和个人的信念感是一致的。”

    “对,信念感这三个字很重要。”戴焕中感慨,“不管从事什么行业,人都需要一个获取集体认同的途径。”

    “以及找到支撑自己的东西。”

    “是这样,”戴焕中认真地说,“这也是我们做这个项目做了十年,至今能修成正果的重要原因,志同道合的人聚在一起做事,快乐会比困难更多。”

    于燕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往下翻了一页,原先紧绷的神经也慢慢放松。

    来之前,她对戴焕中的了解仅限于多方提供的资料,从他出席活动的照片看,他身量不高,体型偏胖,却总是站在人群中央,笑得自信而温和。今日一见,他的西装变成了普通的家居服,额前和脸上贴着纱布,不无狼狈,但他坐在书房的木椅上,姿态是如此放松,言语也从未高高在上,跟照片给人的感觉一样平易朴实。

    于燕不禁对这位蜚声国际的呼吸科专家多了几分敬佩和好感。尽管她无法在短时间内真正了解他,但他至少很配合她的工作,这带给了她数日担心后的意外之喜。

    她翻到这次采访的重点,继续发问:“在此次发表的研究成果中,国内成人的哮喘数据尤为引人注目,但其实这是成人肺部健康研究的第二个主要成果,早在去年,首个成果,即

    ‘慢阻肺的发病新机制’已经发表在国际医学期刊上,只是社会反响及业内关注度远不及此次,我能和您具体聊聊吗?”

    戴焕中意外:“你对慢阻肺的研究感兴趣?”

    “是有兴趣,但能力有限,了解得并不多。”于燕目光坦诚,关于此次发布的哮喘大数据,戴和戴的团队固然贡献了很大的力量,但作为主要研究团队之一,他们的参与程度和其他队伍大致相当,过分强调难免有抢功之嫌,所以她想抓一抓更有说服力的成绩,“慢阻肺的研究是您一直深耕的领域,不瞒您说,我觉得这更能体现您的水平,也更能彰显您的权威。”

    “所以,你是来做我个人的优秀事迹报告。”

    “更准确地说,是岚城医院呼吸科团队的报告,只是借此次成果发布的契机,梳理您前后几年的重要研究成果。”

    戴焕中明白了:“那要跟你详细说明新机制的研究过程吗?”

    “洗耳恭听。”

    他喝了口水:“攸宁,你来吧。”

    于燕忙阻止:“诶……”

    “放心,他全程参与了基础及临床实验,在国际上发表前,他早已以第一作者的身份在国内发表了几篇相关的论文,”戴焕中试图劝服于燕,“何况,你们年轻人的记性比我好得多,交流起来也比较顺畅。”

    于燕看向蒋攸宁,他还是那副波澜不惊的样子,仿佛早已习惯了老师的夸奖,以及——临时转移到他头上的任务。

    蒋攸宁没忘记师母的交代,给老师添了点茶,略微回忆道:“所谓的新机制研究,就是发现并证明了吸烟会诱导产生自身弹性蛋白多肽,从而导致慢阻肺的发生和发展。”

    于燕继续发问:“是通过动物实验吗?”

    “是。”

    “能不能具体点?”

    蒋攸宁觉得她是有备而来,详细道:“首先,我们要通过给小鼠被动吸烟两周,并联合气道滴注弹性蛋白的方式,模拟慢阻肺患者急性炎症期及慢性肺气肿相似的症状及病理特征,而在此期间,通过中和弹性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春天见简介 >春天见目录 > 第7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