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章
蒋攸宁松开她,她往后退了几分,看见他的耳朵微微发红。
“那什么,我带你参观参观我的房子吧。”她得阻止某些东西的发酵。
“好。”他吻了吻她的眼睛,像是得到了一个新的礼物。
只要她愿意和他分享,什么他都说好。
。
于燕捡起掉在地上的西装外套,小心地挂上门边的衣架。按照顺序,她先带他进了左手边的厨房。厨房的装修曾花费她最多的气力,但出来的效果却和想象中的不太一样。不知是由此生了闷气,还是她错误地估计了自己对做饭的热衷程度,这几年厨房的使用率并不高,她对这块地方的热情也仅限于添置各类杂物。
她打开上面的橱柜,里面整齐摆放着透明的塑料方瓶。这些都是果汁的包装盒,逛超市时,她一眼就看中它的容量和形状,后来发现它开口的设计也很用心,既方便倾倒,又有良好的密闭性,所以就买了很多,用来保存小米、绿豆等杂粮,要熬粥了就从瓶子里倒一点,特别省事。
蒋攸宁见她兴致勃勃的样子:“那它原本装着的果汁好喝吗?”
“不好喝,生产厂家本末倒置,顾客更希望买椟还珠。”
“可能生产成本都用在了包装上。”
“也有可能他赚的就是包装的钱。”
“有道理。”蒋攸宁帮她关上橱柜的门。
于燕买了很多锅,便宜的昂贵的,好看的难看的,买来用了一两次就被闲置在一旁,但她还清楚地记得买它们的理由。她问蒋攸宁:“你会做饭吗?”
“会一点。”
“那我应该比你强。”她有点得意,“我会炒菜,炖汤,还会做甜品。”
他端正态度:“我争取向你看齐。”
她把锅放好,又带他去到书房。她早先装修就抱着卧室可以小,客厅和书房一定要大的理念,给她这些年的书籍和期刊腾出了充足的空间。只是,和满墙整齐划一的竖条块相比,书桌上的两台旧电脑和散乱的A4纸就显得格外乱糟糟。
她边收拾着着文稿边说:“这台式的早就坏了,我从出租屋把它搬过来,就拿它当个复古的摆设。”
蒋攸宁走过去帮忙,却见台式电脑旁边有个粗糙简陋的木雕作品。
“这是什么?”
于燕看着它,想起她放在办公室的那个:“你猜猜。”
“看上去像猴子。”
“嗯。”
“但可能得了什么病,半身的毛都脱光了。”
“……”于燕难为情,“才不是,这是我爷爷教我雕的齐天大圣,但我学艺不精,做得太丑。”
“为什么不继续学下去?”
她略微沉默了会儿,蒋攸宁意识到了什么,想要收回,又听她声音低沉:“他没教完就去世了。”
“于燕。”
“不过他有一个成品留给我。”她说,“有时候,东西比人靠谱多了,它们改变的速度慢到让人安心。”
蒋攸宁知道她想起了那些不开心的事,他走近,想安慰却被她抢先:“你喜欢孙悟空吗?”
“?”
她提起那个小小的微信头像,蒋攸宁回忆了会儿,那是他刚当主治时遇到的一位得了慢阻肺的老人,住院期间,他的孙子常来看他。小男孩不爱说话,爱看书,有时来会带上自己画的画,有花有草,也有动物、人像。老人在医院熬过了急性发作期,病情稳定后,他配合家属开住院单,小男孩候在旁边,等他开好,把一幅画送给了他。
画上是孙悟空的简笔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