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54章
笑才招女孩子喜欢了;再也没有人,留着一堆精美的点心,把他当成小孩子一样,哄他多尝几口了……

    他闭上眼,任凛冽的北风刮疼他的脸颊。

    外祖母走了……

    一只温软的手,覆在他垂在身侧的手上。

    他僵硬地侧过头去,看见哭肿了眼睛、一脸担忧的妻子。

    回握住她的手,宽大的袖子遮住交缠的十指。

    幸得身边还有她……

    幸得外祖母走的时候,她也在。

    这对外祖母来说,也算是一种安慰吧?

    **

    这个除夕注定无法喜庆。陆家上下弥漫着哀色。

    初一到初五,每日外命妇进宫哭丧,天冷地凉,赵嬷嬷忧心不已,给明筝穿了最厚实的夹棉裙子,还要她绑上老太太常用的皮毛护膝。明筝不愿意。

    她怕这样就不够心诚。

    宫中治丧,陆筠一直跟在皇帝身边,明筝没什么机会见到他,也没机会宽慰他几句。

    空荡荡的大殿内,高僧刚唱完往生咒,穿着袈裟的僧侣们鱼贯朝外走。

    皇帝行辇停在殿正中,陆筠垂头跨出门槛,听见皇帝低沉的语声,“修竹。”

    陆筠抿唇,上前见礼,“微臣……”

    “修竹,”皇帝打断他,挥手命落辇,屏退左右,“你陪朕走走。”

    陆筠垂着眼,脸上亦没什么表情,只恭谨地道:“是。”

    两人一前一后踱着步子,内侍宫人远远缀在十步开外。冰雪未消,走在道上寒风直朝袖筒里灌。

    皇帝走在前,指着远处一片梅园道:“宫里的腊梅都开了,往年母后有兴致,还常来园子里走走。这两年不良于行,才不出宫了。”

    陆筠点头说“是”,旁的再多一个字都没有。

    皇帝有些伤感,露出一抹苦笑来,“朕小时候随皇姐来折梅花,路太滑,皇姐摔了一跤,朕去拉扯她,也跟着滑倒了,手背刮到梅枝,你瞧,这疤还在呢……”他伸出手去,垂眼却看到陆筠的手掌。他知道陆筠掌心有道疤,比他的这道深得多。

    这人在西北征战了十年,受过无数的伤,几番走过鬼门关。

    七年前阳谷关大捷,陆筠却重伤不愈,底下人报奏上来,他担忧得没合眼。

    怕西人杀个回马枪,没了主帅西北军就成了一盘散沙,打了多少年的仗,西北那些人各有派系,出了名的不服管教,陆筠若死了,他派谁去合适?连夜点算着朝中人,能打仗的拢共那么几个,得要勇猛,得有才干,得懂得收服人心,能整治那些兵油子。他甚至想过御驾亲征,天子守国门,将士必受鼓舞,可他走了,四九城就落到旁人手里,给人可乘之机。

    好在陆筠挺过来了,没用他亲去西北。后来他悔过,当年若是去了,兴许这兵权早就握在了自己手里。

    陆家掌握西北军实在太久了,从陆筠祖父一代算起,到如今三十九年。

    他们的势力在那边根深蒂固,下面的将领几乎都是陆家提携起来的,将士们跟他们出生入死,同甘共苦,那是任何权力都压迫不来的情分。便是收回了兵权,这些人是不是听话,都还是未知之数。

    陆筠抿唇,似笑非笑,“微臣听太后娘娘说过,皇上幼时,与微臣母亲感情很好。”

    这句话说的平常,可听在皇帝耳中,却像讽刺。

    皇帝回过身,认真望着陆筠,“修竹,你娘有没有怨过朕?”

    陆筠摇头,“臣不知。”

    要怎么能知道?他才只两三岁,亲娘就撒手人寰。

    他连母亲的样子都记不清,母亲留给他的全部印象,就只有父亲房中挂的那幅画像而已。

    画得又太写意,那哪里像个人?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晚庭春简介 >晚庭春目录 > 第54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