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章
,无意外的话不是白细胞偏高就是中性粒细胞偏高,等你拿报告给医生看,医生就会告诉你有炎症吃点青霉素药,要么阿莫西林,要么头孢。”
妇女听景初这样一说,立刻拿起手上的血液报告看起来,果然是白细胞偏高,中性粒细胞也偏高。
景初也不理会她的反应,怼着年轻男子继续道,“而你爷爷我也不用把脉,只用面诊我就能看出他是消渴症,也就是你们口中西医检查血液后得出的慢性高血糖症。”
“医生看到老人家血糖高了,会告诉你老人家糖类不能碰,多吃杂粮少吃粥饭。但你知道吗,这个饮食建议从哪里得来?是从中医。”
“中医追根消渴症,从人的身体发病源出发,膳食养生是治疗慢性病的长期战术,而中药辅佐,调节人体气机,让病人身体阴阳抗衡才是根治之道。”
景初看着哑口无声的众人,语调依旧清冷,却掷地有声,“西医固有它的优势,但它是长治之道吗?之前疫情,谁研发的抗疫治病的药?是中医!”
“你们翻翻历史,查查咱们华国几千年来用中医抗了多少场疫病,而区区两百多年历史的西医,它又成功抗了哪场疫病?”
“在华国,我们确实得承认有些学业不精的中医者拖累了病人,但不代表中医就不行,就不如西医了!你们可以说你们找的中医师医术不高明,但不能一杆子打翻一船人,以此来贬低老祖宗留给我们的东西!”
景初一番连诊带斥直接惊呆了在场的医生,护土以及病人。
景新更是张大了嘴不敢置信地看着姐姐,这是他那惜字如金的姐姐?她能这样把人怼得哑口无言?
还有她的面诊,她不用把脉就能看出病人得什么病?这么牛?这是他亲姐吧?
景初的话也被从中医科赶来给她送金针的包主任听到了。
他激动得伸出手鼓起了掌,连声叫好。
其他医护人员以及病人也都跟着鼓掌叫好。
景初这才发现自已居然被气得这般激动地怼人,一下子脸都红了。
包金山走过来,伸出双手,“你就是之前在车祸现场救人的小神医吧?”
景初不认识他,但他的白色医袍上挂着名牌,中医科主任:包金山。
“你好!包主任!”景初点头,伸出手与他回握。
包金山从兜里拿出一个小布包,打开,是景初的金针,一根不少。
“我一直留着这针,就是想与你会一会面!没想到小神医竟如此年轻,不知师承何家?”包金山引着景初姐弟到急诊科护土站里坐。
“江市黎家!”景初回道。
江市黎家?包金山突然想起,难道是,“黎先行?黎文荣?”
江市能让他想起的名家就只有黎先行父子了。尤其是黎先行老先生,想当年一手金针走天下,多少人求他收徒,没想到退回老家三十年还培养了新一代传承人。
包金山已经快六十了,也想找个优秀的传承人。突然有些羡慕景初,当年他也是众多想要拜师的中医师之一,那时他才刚出来工作,黎先行已经赫赫有名了,身边带着长子手把手地教,是位很随和也很有医德的老中医了。
景初见他立刻猜出太姥爷和伯爷的名字,“包主任认识他们?”
包金山点头,他笑呵呵,“当年我也是众多求黎老医生收徒的一员!”
第
16章
包金山的遗憾
包金山回忆道,“回想起来也快三十年了,那时候黎老医生跟我现在的年龄差不多,在京都十分有名,他的金针取穴,正骨,以及内科诊断能力都让病人们趋之若鹜,我那时候刚出来工作,也想跟着黎老医生学习。”
“只是他告诉我,他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