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好的地段,一座灰色的旧式小楼,分左右两户,上下两层。南面整幅长窗正对着波涛粼粼的黑海。上回和彭维维一起见过的那个老钱,还有另外一个姓邱的中国商人与他同住。

    我感觉怪异,无论怎么看,他也不象能和不相干之人和睦而临的人。

    对我的疑问,他解释得云淡风轻:“哪天死在房子里,总算有人知道。”

    “就是就是。”我再次想起失去的初吻,充满恶意地附和他,“省得肉烂了都没人知道。”

    他回头瞪我:“你一个小姑娘,怎么说话这么歹毒啊?”

    我故作委屈地撇撇嘴:“我说的是实话嘛,你别不爱听。”

    我还真没有说谎,安德烈曾讲过一个故事,成功地恶心了我一个星期,看见肉就躲得远远的。

    那个案子里,有一个福建商人,被同乡在室内杀死,尸体剁碎煮熟后冲入马桶,堵塞了楼下邻居的管道。邻居请来修理工,打开下水道后,发现里面充斥着碎骨和烂肉。

    邻居还以为是被虐杀的猫狗尸体,气愤之下当即报警。警察在管子里掏啊掏啊,粉碎的内脏和筋骨取之不绝,最后看到一截人类的手指头,所有人都唬在当场。

    此案曾在奥德萨轰动一时,并引起房屋租金暴涨,因为当地人宁死不肯再租房给中国人。

    “你说说,好好在国内呆着不好吗?非要出来,结果把命赔在异乡,图什么呢?”我十分不解。

    对这个故事,孙嘉遇眉毛都没有抬一下,自顾自熄了火拔下钥匙,然后才说:“你还记得七公里市场那档子事儿吧?”

    我点点头。之前一直避而不谈,如今他终于提到这件事。

    “那小子身中一百多刀,几乎没了人样,你知道为了什么?”

    虽然亲眼目睹了那个命案,我还是狠狠打了个哆嗦,忙不迭地摇头。

    一百多刀,那得需要多大的恨意?

    孙嘉遇冷冷地笑一笑:“他是青田帮的人,常年在‘七公里市场’收保护费,作恶太多,场内的商人都恨透了他,实在忍不下去,凑了钱,想请乌克兰当地黑帮做掉他。可惜那小子命大,提前得到消息,跑了。过了半年,他突然在附近出现,被人发现。一个电话,七公里市场提前关市,满场商户几乎倾巢出动。终于找到他,结果就是你看到的。”

    我的腿开始发软,简直拉不开步子,想起当日遭遇,依然手脚冰冷。

    “动手砍人的,大部分是他的同乡,从没有案底的清白商人。浙江人平常说话软了吧唧的,砍起他来却一点儿都不手软,你就知道这家伙民愤有多大。”

    我打着摆子问:“最终结案了吗?”

    “三十多号人,警察找谁去?法不责众。同乡会出面,塞些钱这事就完了。中国人内部的事,警察才懒得管。”

    我说不出话来,原来真相是这样的。难怪他当时叮嘱我,不要对警察说一个字。

    安德烈也说过,自打中国人来到奥德萨,犯罪率就开始直线上升。有浙江和福建两地黑帮迅速崛起的缘故,也因为喜欢身揣巨额现金的中国商人,很容易成为本地盗匪眼中的肥孙嘉遇还没提到海关的盘剥、警察的勒索和同胞间的倾轧。就这么着,都拦不住乌泱乌泱前仆后继涌来的人群。

    利字当头,命可以排在第二位。商人是这个世界上最奇怪的人。

    “可不。”孙嘉遇回头嘲笑我,“也幸亏你碰上的是这些商人,不然你这个倒霉蛋儿,早被人咔嚓灭口了。”

    我忍着冷战跟在他身后四处参观,努力消化这些变态的故事。

    这是一座俄式的传统建筑,原属于前苏联的一位退休政府官员。房间内线条流畅的橱柜和壁炉,处处记录着岁月的痕迹,已经陈旧的地毯和窗帘,仍然华美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简介 >曾有一个人爱我如生命目录 >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