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售楼部的美貌招牌,但她并不擅长花言巧语,唯有一双大眼睛看着客人微笑。从香港澳门来内地炒房的客人,会冲她的笑多买一层楼,顺便问问她:“应小姐今晚有没有空?” 应帆女士懂得用美貌变现,但尚没有做好用美貌立足后半辈子的准备,往往答没空。 “迟到了一些,是不是早上贪睡?”她摘下应隐帽子,摸摸她头发。 “刚杀青,还没缓过来。” 家里请了保姆,料理应帆的日常,应帆平时只看看书养养花。别墅区也跳广场舞,只是听着时髦,交谊舞,探戈,拉丁,应帆去了两回,嫌嘈杂不体面,意兴阑珊地放了舞伴几回鸽子,也就没人请她了。 从灶台里飘出的鸡汤清爽扑鼻,应隐没吃早饭,让阿姨给她先盛一碗垫垫肚子。 她倚门而站,碗烫,底下垫一张丝绸帕。应帆白她一眼,笑她没仪态。 “昨天晚上问你热搜的事,你也不理我。” “我三天两头上热搜,你三天两头问,我回得过来吗?都是无所谓的小事,你白操心。” “嗯,是三天两头跟那个宋先生上热搜。”应帆话里有话。 应隐倒了胃口,扭头回餐厅,把碗搁下了。 “宋先生前段时间在平市看展,还约着来家里吃了一顿饭。” 应隐猛地扭头:“我怎么不知道?” “他来家里做客,也要通知你?你跟他进展到哪一步,也没有通知我啊。” 应隐一肚子火气:“我说了我跟他只是逢场作戏,连手都没牵过!” “你反应这么大干什么?”应帆莫名其妙,“以前跟你提宋时璋,也没见你反应这么大。怎么,吵架了?” “我跟他不熟,没有架好吵。”应隐面无表情。 “哎,他那天来,我带他看你小时候住的房间,他听得津津有味。”应帆自顾自地说。 “我小时候住棚户!现在拆了盖亚洲银行了!你带他去亚洲银行大堂参观去!” 应帆猝不及防她揭旧伤疤,脸色一愣,明明惶然心慌,偏偏却更冰冷下来。 应隐早就有了心理准备,每次回家探亲,亲热不了两句就该夹枪带棒地吵起来。她既觉得应帆可怜,又觉得自己残忍,索性收拾起包,三两步冲上楼梯,砰地一声把门甩上了。 她的房间真漂亮。 琳琅满目的书,粉色的洋娃娃,堆成小山的公仔,“我们小隐小时候亲手勾的针织裙”,学跳舞时留下的影像,发髻梳得高高的,黑色练功服,腿拉成笔直。 但这并非她真正的房间。 作者有话说: 香港小报造谣中…… · 邵哥是个真·不回头看的男人,所以那条朋友圈真的是忘删了!甚至都忘记发过了 ·第
17
章 她小时候真正读度过的地方,在棚户区,在城中村。 蓝色的棚屋绵延连片,她每天从那里穿过暗巷,绕过猪肉档,走过沤着糜烂甜味的水果摊,去上舞蹈课。 应帆牵着她的手,身段优雅从容,下巴微抬,目光从不斜视,旁人看她,像看只不合时宜的天鹅。 窸窸窣窣的议论声一路随行。 “又带她女儿上舞蹈课呢?” “真舍得。” “你懂什么呀,这叫投资。” “那是,人家跟我们不一样,落难小姐。” “噗,什么小姐,哪个不要的二奶怕不是?” 那时候的大湾区,漂亮点的,在别人眼里不是二奶,就是大佬的女人,棋牌室一桌麻将凑个搭子,能凑出三个情妇。 港澳的男人甚至都不必发达,只需稍有点钱,就能在内地建立第二个家,生儿育女,每月往返。女人当了情妇,在亲戚间不必遮掩,穿金戴银,大大方方地说,我家香港那个,生不出儿子。 但应隐知道她妈妈不是。她是知道她父亲的,生得很好,高大俊朗得能演TVB的武生,人也忠厚,唯一毛病,是贪杯三两,酒品不好。 在全民掘金的年代,一个男人如果上进,忠厚便是品行,如果不上进,忠厚便只是窝囊。 应帆很上进,男人很窝囊。 小时候,应隐并不很懂得母亲的傲气,她的傲气是自欺欺人的,在这样的弄堂巷子里,一到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