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章
,没有人能猜测到他内心的想法。良久,朱易听到他头顶传来声音,“既如此,不日朕便将那孩子接进宫中来。朕的暗卫也会去保护那初月小姐的安全,只是这对母子若能活下来,往后也只能在这皇宫中偷生,在穆声没有露出任何爪牙之前,他依然是朕的好兄弟,朕决不允许此事外传,或者被别人利用。今日谈毕,世上没有初月,只有兮兰公主。”
朱易想着,他总算能护着初月一回,也算是弥补当初利用她的亏欠了。
圣人不肯让初月母子死无对证,也不肯让这对母子沦为别人伤害虞凤稚的工具,将这母子二人软禁在宫中度过余生,已经是最好的结果了。
若有旁观者便能看的分明,朱易此举既从虞凤稚手里护住初月,又在这对君臣二人心中埋下不和的种子,还在皇帝面前崭露头角,正是一石三鸟的好计。
朱易从没有打算用这样的罪名扳倒虞凤稚,也绝不可能。
圣人必然护着虞凤稚,甚至公主换人的事,圣人也有一半的可能替他瞒下来。
他要的,只是在这段牢不可破的关系中撕开一道缝隙,这便足够了。往后的事谁也说不准,官场如战场,多年以后,谁知道会不会因为这道缝隙,而龟裂出更大的不可收拾的鸿沟?能或者不能,对他都没有坏处,不是吗?
虞凤稚,往后在这朝堂,咱们且行且看着,最后鹿死谁手。
第159章
翌日,金銮殿上,圣人身边当红的总管宣读了两道旨意。
第一道旨意,圣人封朱易继周茂生职,任翰林院学士。
第二道旨意,圣人给了朱易死去的娘一个诰命。
烟花贱籍,本无缘诰命。
朱易跪在众臣面前接下旨意,回忆起昨日圣人所言,“朱易,这世上没有绝对的公正,但朕可竭尽所能给你朕力所能及的公正。听闻你的母亲前些日子去世,朕给你母亲一个诰命,也算圆了你的心愿。”
这便是权力。
多少人梦寐以求一辈子的诰命,轻飘飘便一句话落在了他手里。
可惜来的实在是太晚了。
一一“圣人怎知这是下官的心愿?”
一一“从穆声口中听来。”
一一“谢主隆恩。”
曾经周茂生做过的翰林院学士的名头,如今落在了一个商贾出身的进士头上,入翰林院后一升再升,俨然有当年先圣人培养周茂生的苗头,时至建元二年的除夕,翰林院朱易的名声已经传遍朝野,正如当初的瞎子状元。
但当初的瞎子状元倚靠的大树根基不稳,大厦将倾,如何与今上相比。人们渐渐收起了自己或轻视或审视的眼光,又因他确实做出了实事,比起过去,这些人也愿意真心实意称他一声大学士。眼看朱易正如日中天,朱家的老父亲坐不住了,他的两个孩子如今都这般有出息,便似乎又想起来这个大儿子的好处了。
虞凤稚再出息,到底是武将。
他朱家若再出一个文臣贤相,可是祖上烧了高香。但当他走到朱易新封的府邸前,看着大门上与自家如出一辙的朱府,却被里面的人阻挡在外。他在门外撒泼生气,门童只是淡淡说,“我们大人说自己无父无母,您还是回去吧。”
朱万贾气的不轻,“这孽障无父无母,是从石头缝蹦出来的吗?”如此纠缠几番仍旧没有讨了好处,便重新憎恨上了朱易,四处散布朱易曾经做过的事情,亲生的父子,末了似仇人一般。朱易对外界的风言风语全然不在意,倒是李禄偶尔听闻不经意地笑问,“当初为何丢了自己的亲弟弟?”
朱易只是淡淡道,“下官生来便没有心。”
李禄便想起来几乎是死在自己手里的亲生父亲。没有人生来无心,他摊开自己的手,“我不欲做仁慈君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