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8章
食,也不用上工干活。朱小兰就担心,这孩子没人压制,以后越闹越不像话,不知道会不会影响林常胜。

    顺嘴又说起了自家现在的难处,儿子长得快,一天一个样儿,做衣服的布料都不够了。

    说要是林有礼有不穿的旧衣服,能不能给两件穿穿。

    林有礼的旧衣服可不是一般旧衣服,那都是拿小号的军装改的衣服。料子好,款式也是外面买不到的。

    他就算不穿了,送人也是送的出去的。

    徐月英早就打包送给自己身边的亲朋好友了。也算是人情往来。给这些人送礼,以后才能互相帮助,互相记着一份好。给老家那边送,那就是白给的。

    倒是有些补丁多的,在家里放着。这些可以寄回老家去。

    这些事儿倒是不打紧,主要是信中提起的内容。

    原本还以为是老家那边唆使林安安写信要钱的,按照朱小兰这么说的,这是林安安自己的主意?

    这还真是改了性情?

    徐月英想起记忆中为数不多的关于林安安的记忆,那还是好几年前的事儿了,那时候那孩子才刚满十岁,但是瘦瘦小小的。整个人怯弱的不敢说话。总是低着头。存在感非常低。

    林常胜找她说话,她也一句话不说。只偷偷的躲在一边偷看两眼就跑开了。

    徐月英当时看着这个孩子这样,就觉得不好相处。这个性格在自己身边养着,人家还以为是自己虐待她了。

    把这个形象和朱小兰信中描述的形象对比,怎么也觉得不是一个人啊。

    难道朱小兰说谎?

    第12章

    徐月英拿不定主意,就和她妈分析老家那边的情况。

    曹玉秋老太太倒是多吃了几斤盐,懂的人情世故还是多一些,“你这个妯娌应该是不敢骗你的,她倒是林家那边难得的明白人,这些年也帮你不少忙。每次寄过来的信中那句家里一切都好,给你和常胜省下多少事儿?这样的人不会只图一点钱吧。拿回去了两家分,也分不着多少。反而还彻底得罪你了。”

    徐月英道,“所以那个孩子真的是变了性子?”

    曹老太嗤笑,“江山易改本性难移,人都说看着越老实,心思其实越多。这没准就是以前年纪小,只能忍着。现在上了学,年纪大了。这本性就出来了。”

    这个结果是徐月英不想要的,她倒是宁愿是老家那边心思大了想要钱。

    因为这样一来,她还可以和林常胜反映这个情况。

    林常胜这个人虽然不管事儿,但也不是个冤大头。

    要是老家贪得无厌的要钱,这没准还能让两口子更加一条心呢。

    但是要是那孩子要钱,这就麻烦了。因为这孩子找林常胜要钱,天经地义啊。

    特别是之前每年八块钱的抚养费,是她私下里定下来的标准。

    这事儿可不好让林常胜知道。

    当初林常胜也没定标准,只让她每个月给家里寄生活费。有给爹妈的,有给孩子的。说离得远顾不上,总不能钱也不给够。总得让人在老家吃饱穿暖。

    徐月英当时想着,每个月都要多两笔花销。就觉得心里不舒坦。

    干脆就每年给一次。而且也不能给多了。农村那边花钱机会少,老人和谁过就和谁亲,给多了那也是到了其他兄弟的手里了。自家成了冤大头了。

    反正林常胜也是个不关心家里事儿的人,也是好几年才有机会回去一次。每次回去又忙着和老家的人唠叨打仗时候的事儿,哪里还顾得上谈家里这些事儿?晚上又被自己带县城招待所住着。也减少暴露的风险。

    这些年下来,还真瞒住了。

    现在要是闹出来,林常胜那不得发脾气?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简介 >林安安的六零年代生活目录 > 第8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