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9章
”她冲她招手。

    雨气伴着雾水,将那人面容晕开。王妃顿觉一阵撕裂心肺的痛楚,她不禁又唤了一声:“殿下!”

    那人却再无回应。

    王妃惊醒。

    醒来,身旁已没有汉王。她已起了,正背对着她,席地坐在一方竹席上。她身前几上摆了一串葡萄,葡萄颗颗水润,粒粒饱满,带着清洗之后的水珠,格外诱人。

    汉王正在将葡萄去皮,剥到一梅子青的瓷盏中。她低着头,剥得十分专注,并没发觉身后的人已醒了。

    王妃平缓着自己的呼吸,静静地望着她安静的背影。她穿着单衫,背微微弯着,水蓝的丝绸,印出她清瘦的脊梁,她的发丝以金冠束起,剥完一颗,她稍稍转头,拈着葡萄皮,将果肉抖到瓷盏中,金冠便也跟着转动,冠上的宝石,流转着华彩。

    水榭中极是宁静,唯有风声,吹动帷幕,此时,应已近黄昏,午后的热气都去了,映着池水的清凉,悠然舒适。

    她的目光始终在汉王身上,看了一会儿,她出声唤她:“殿下。”

    那声音,温柔平缓,便如这傍晚的风,不疾不徐。

    汉王听见,立即回头,眼睛亮亮的,冲她弯唇一笑,道:“阿瑶,你醒了。”

    她少见地唤她名字,王妃的心跟着动了动。

    她起身,走到她身旁坐下。汉王歪头看她,抿唇笑了笑,却不说话,她那眼睛亮亮的,带着水润的光芒,像是藏了什么有趣的事,等着王妃去问她。

    王妃也微微的笑,顺着她的意,问道:“殿下因何欢喜?”

    汉王便开心极了,她用湿帕擦了擦手,端起瓷盏,捧到王妃面前,期待道:“我给你剥了葡萄,很甜的,你尝尝。”

    她剥了满满一瓷盏。瓷盏中还有一小银勺,王妃尝了一颗,果真很甜,汁水饱满,甜意沁脾。王妃又舀起一颗,喂到汉王嘴边。

    汉王也吃了。她的欢喜格外纯粹,只因葡萄甜,便可让她开颜。

    王妃望着她,心情也跟着轻快。

    第二十章

    汉王还记得居空老道,吃完了葡萄,就要遣人去问问那甲士回来不曾。

    王妃恐她又要提心吊胆一回,便将自己所知,说成那甲士探来的。

    汉王点了点头:“知晓他来历就好办了。”老道再不怀好意,也总是大魏治下的庶民。她如何胆小畏事,也是皇子,不至于怕一庶民。

    只是过了几日,她便发现,老道当真灵验。她果真大难临头。

    梁州刺史李寿反了,扯的正是汉王的旗号。

    起兵总要有个名号。名正方可言顺,代天讨不义,才好遍散檄文,号令州郡。汉王的名义,再好用不过。世人皆知,她比皇帝更合礼法。

    李寿打出汉王旗号,真叫他聚起一批兵来。

    然而汉王在洛阳,吓得脸都白了。那李寿,她根本不晓得有这样一个人,他起兵前,更不曾知会过她,此事,她一无所知。

    汉王自是乱了分寸,只是幸而此事虽大,却是虚惊一场。陛下无意与她为难,更未趁此将她划入乱党,直接问罪,而是令刑部去查了。

    刑部花了数月,直到秋意起,李寿乱兵平得差不多了,方查出与乱军勾结的,是滕王。他成亲后,上书出京,便是欲投奔李寿,不想朝中竟不应允,滕王无奈,又恐皇帝怀疑到他身上,干脆令李寿打出汉王的旗号。如此,既洗脱了他的嫌疑,又可逼朝廷杀了汉王,除了这眼中钉。

    本是一步好棋,可惜皇帝不入毂,不肯屈杀汉王。汉王由此逃过一劫。

    待此事平,都已入冬了。

    虽叫那老道算准,汉王依旧不认为他是好人。

    王妃原还担心老道之言应验,殿下兴许就要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桃花曲简介 >桃花曲目录 > 第9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