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21章
易羞涩啊,他忙道:“是,

    臣弄错了。”

    汉王严肃地点点头,国相知错就好,

    否则君姐姐知晓,

    兴许要说他胡言乱语的。还未等她将一口气松开,

    国相话头一转,又婉转劝谏:“知好色则慕少艾,

    乃人之常情,

    殿下为之,乃是正道,不必害羞,

    只是殿下尚未成礼,便将人带入宫中,

    怕是有碍殿下清名,

    不妨择日下聘,

    明媒正娶,如此,方不负良缘。”

    说罢,还谴责地望着汉王,以示她此事办得昏庸了,

    再是心急,也不当在名分定下前,直接将人带入宫中的。

    汉王将一张小脸憋得通红,道:“她、她不是!”

    国相疑惑,殿下虽羞涩,却不会说谎,她连番否认,莫非当真不是?国相一场空欢喜,不由大是气馁:“老臣逾越。”

    汉王板起小脸,点了下头,道:“不许再提了。”

    国相沮丧,抬袖称是。然而,终归不甘心,赵王殿下有七子,晋王殿下少了些,五子,荆王、代王各四子,皆称得上子息兴旺,连同最年少的滕王殿下,也在去岁喜得一女,唯有殿下,至今不说王妃,连名侍妾都无。

    这样可不行啊,难得殿下有了亲近之人,轻易错过了,下回要等到何时?

    国相重整旗鼓,卷土重来,与汉王劝说道:“殿下入临淄来,隔三差五便要外出一趟,往日臣不知,今想来,可是访淑女去了?去岁殿下遇刺,得人相救方得活命,救殿下性命的,可是她?”

    汉王少有外出的时候,更不必提什么知交好友,国相又是她信重之臣,对她行踪还是有些了解的,只需稍加推测,便可知晓个八九分。

    汉王点点头,没有否认。

    国相叹了口气,仿佛对着一不懂事的孩子,要耐心哄她吃一口青菜,苦口婆心地劝谏:“能于危难之际,施以援手,可见其人有义,与殿下有恩而不图报,可见有德,更难得的,是殿下与她说得到一处去,知己难求啊,何况是位淑女,更是难上加难,殿下身在福中,竟不知焉?”

    国相说得甚是,汉王神色纠结起来,阿瑶比他口中所褒赞的,还要好,可她是女子,怎好耽误人家一生。

    汉王摇摇头,低下眼睑,难过道:“不行的。”她配不上她。

    国相闻言着急:“莫非殿下有甚难言之隐?”

    此言正戳中汉王心事,汉王幽幽地看了他一眼,不说话。

    国相知是问不出来了,只得告退,告退前,忍不住又道:“可惜殿下无此意,那般有德有义的女子,要嫁入别家了。”

    一句话说得汉王坐卧不宁。

    汉王不是小孩子了,她知晓嫁入别家是何意。做了旁人的妻子,心中眼中,便只有那人了,与她白首到老,与她相知相守,都是那人。

    汉王想得很难过。

    她脑海中又回响起方才庙会上,那摊主说的话。到那时,再不会有人误认君姐姐是她的娘子了。

    一想起往后,君瑶与旁人去庙会,她只能孤零零的一个人,跟在他们身后看。汉王难过得眼睛都红了。

    都怪国相!

    她一面呜呜呜地抹泪,一面想国相真讨厌。

    落泪至最伤心处,汉王不知从哪生出的勇气,心道,不行,不许阿瑶嫁与旁人!

    她抹抹泪,跳下榻来,拎着她方才庙会上买的桃花灯,往侧殿去。

    到了侧殿,她又止住步子,不敢叩门。

    她只是想见君姐姐,然夜这般深,君姐姐若是已入睡,她再将人吵醒就不好了。汉王眼中又滑下一滴泪,她忙以手背擦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桃花曲简介 >桃花曲目录 > 第21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