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高考那天,阳光明媚。父母一起送小曼到考场门口,
别紧张。张建国拍拍小曼的肩,就当是模拟考。
林芳则整理了一下小曼的衣领,轻声说:记住,无论结果如何,你都已经让妈妈很骄傲了。
走进考场时,小曼回头看了一眼。父母并肩站在警戒线外,阳光给他们镀上一层金边。林芳站得笔直,不再是那个畏缩的林芳;张建国眼中满是骄傲,仿佛小曼已经考上了财大。
小曼知道,不管试卷有多难,小曼都不会辜负他们的期待——更不会辜负那个在雨中终于学会反抗的自己。
2002年8月25日,财大录取通知书安静地躺在小曼的书桌上。
小曼轻轻抚过烫金的校徽,手指微微发抖。这个场景在小曼梦中出现过无数次——但现实中,信封比想象中更厚实,纸张的质感更挺括,连油墨的气味都如此真实。
真的考上了...林芳站在门口,手里端着切好的水果,眼睛却盯着那张通知书,仿佛那是什么易碎的珍宝。
嗯,金融学专业。小曼努力保持声音平稳,但嘴角不受控制地上扬,妈,我要去A市了。
林芳突然转身回了厨房。小曼听见水龙头打开的声音,还有轻微的抽泣。跟过去时,小曼看见她正用力搓洗已经干净的碗,肩膀微微耸动。
妈小曼轻唤。
没事...妈就是高兴。她抹了把脸,水珠顺着下巴滴落,分不清是自来水还是泪水,财大啊...小曼闺女真有出息。
张建国下班回家后,我们三人围着那张通知书看了又看。张建国甚至特意去小卖部买了一瓶啤酒庆祝——这个节俭了一辈子的男人,第一次为无关温饱的事情花钱。
闺女,到了A市别省着。张建国从床底下摸出一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一叠钞票,这是爹给你准备的学费和生活费。
小曼惊讶地看着那笔钱——至少有五千块,爸,小曼有奖学金,而且可以勤工俭学...
拿着。张建国不容拒绝地塞进小曼手里,穷家富路。
那晚,小曼辗转难眠。凌晨两点,小曼起身去厨房倒水,发现林芳独自坐在阳台上,手里捏着一张泛黄的照片。
妈小曼轻声唤道。
林芳吓了一跳,匆忙擦了擦眼角:怎么还没睡
睡不着。小曼在她身边坐下,认出那是张建国珍藏的她年轻时在师范学校门口的照片,在想什么
月光下,林芳的侧脸显得格外柔和,眼角的皱纹也淡了许多。她沉默了很久,突然说:小曼,妈给你讲个故事吧。
这个故事比以往任何一次都完整,都残酷:三岁被送到乡下亲戚家,八岁因饥饿误食毒蘑菇差点丧命,十二岁回城后成为全家人的免费劳动力,十八岁被迫放弃师范录取...直到遇见张建国,她的人生才出现第一缕阳光。
你爸那时只是个普通工人,但他答应供我读书。林芳的声音轻得像叹息,可我最终没去...因为我妈以死相逼,说我要是敢走,她就跳河。
小曼的心揪成一团。原来林芳不是没有反抗过,只是被更狠毒的手段镇压了。
后悔吗小曼轻声问。
林芳望向远处的夜空:后悔没早点遇见你爸。她顿了顿,也后悔没早点想通——有些人,不值得你牺牲自己。
这句话像一把钥匙,突然打开了小曼心中某个锁着的抽屉。小曼终于明白了林芳所有的委曲求全,所有的隐忍退让——那不是软弱,而是一个被亲情绑架太久的灵魂,忘记了绳索本可以挣脱。
妈,跟我去A市吧。小曼冲动地说,就我们三个,重新开始。
林芳笑了,摸摸小曼的头:傻丫头,爸妈的工作都在这里。你去闯你的,别担心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