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1
吞心茧
楔子:齿轮与蚕纹(1900年惊蛰)
老匠人陆明修握着凿刀的手在发抖。青铜巨棺表面的三簇齿轮纹即将完工,第七道蚕纹却突然渗出血珠——这是《血蚕秘录》里活祭启阵的征兆。他望向江堤下的锁龙井,井中传来幼童啼哭般的齿轮转动声,与妻子临盆时的惨叫诡异地重合。
爹!娘的血把蚕丝都染红了!九岁的陆蘅抱着襁褓中的弟弟冲出阁楼,襁褓角上绣着的三簇齿轮纹,正与棺盖上的族徽分毫不差。陆明修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的冬夜,程家大少爷举着怀表站在产房外:明修,锁龙井的秘机需要双生血魄,你的孩子……
2
霜降夜·北斗沉江
第一节
霜降夜·北斗沉江(1917年10月23日)
黄浦江面的碎冰撞在铁壳船舷上,像极了陆蘅此刻咬碎的后槽牙。程家机械船吞江号喷出的白雾里,十六枚爆破弹正对准锁龙桥第七根桩基——那是弟弟陆枢生前反复测绘的位置。
月弯弯,水泛泛……她捏紧烧焦的童谣,纸灰簌簌落在旗袍口袋里的玉蚕吊坠上。三个月前,陆枢作为程家机械学徒突然坠江,尸身被捞起时心口嵌着半枚青铜齿轮,齿纹间缠着的银线,此刻正从吞江号的烟囱里飘出,细如血丝。
爆破声撕裂寒雾的瞬间,正在江心卸货的七个搬运工突然集体转身。陆蘅看见他们眼里泛着蚕蛹般的金芒,动作整齐得如同机械木偶,接着便毫无征兆地跃入刺骨的江水中。
快看滩涂!有人尖叫。
七具尸体在浅滩摆出完美的北斗阵型,每具尸体的左手都攥着半片青铜齿轮,齿轮中心凹陷处,隐约可见三簇交叠的纹路——正是陆枢棺木里不翼而飞的陪葬品图案。当陆蘅蹲下身查看王师傅的尸体时,发现他领口内侧绣着极小的程字,而心口处的皮肤下,竟凸起着蚕茧状的蠕动纹路。
更诡异的是,七具尸体的脚腕都系着银线,线尾在江水中连成北斗状,而所有银线的交汇处,正对着缓缓下沉的第七根桥桩。陆蘅突然想起陆枢临终前的胡话:姐,桥桩下有青铜钟,钟里有会吃心的蚕……
3
骨瓷夜·玄鸟叩门
第二节
骨瓷夜·玄鸟叩门(子时三刻)
陆家老宅的座钟敲碎寂静时,铜环叩门声惊飞了梁上栖息的夜鹭。陆蘅摸着腰间的裁纸刀,透过门缝看见个戴圆框眼镜的男人,手中提灯绘着展翅的玄鸟,灯影在地上投出齿轮与蚕纹交叠的图案。
沈墨白,沪上机械学会理事。男人递出半片青铜符,纹路与搬运工手中的齿轮严丝合缝,令弟临终前,托我交给你这个。
摊开的掌心躺着枚玉蚕,蚕身刻着的三簇齿轮纹在煤油灯下泛着冷光。陆蘅的指甲掐进掌心——这正是母亲棺中陪葬的陆家祖徽,三个月前随陆枢的棺木一起被盗。
七天前,令弟在十六铺码头找到我,沈墨白的镜片闪过江面反光,他说程九章炸桥不是为了修堤,是要震开江底的‘七星锁魂棺阵’。他抽出藏在长衫里的羊皮卷,展开后竟是锁龙桥的桩基分布图,七根桥桩正对应北斗七星方位,每根桩下都画着吐丝的蚕与齿轮交叠的图案。
陆蘅的目光落在沈墨白的手腕上,那里有道三厘米长的烫伤疤痕,形状竟与陆家祖传的青铜蚕纹模具分毫不差。你怎么知道我弟弟……
因为他偷走了程家机械房的核心图纸,沈墨白打断她,指尖敲了敲桌面,《锁龙井血蚕秘机改良图》,上面画着用玉蚕替代人类心脏,以鲜血驱动齿轮的秘术。
窗外突然传来汽笛悲鸣,陆蘅望向江面,发现锁龙桥第七根桩基正在下沉,断裂处浮出半截青铜棺角,棺盖上的三簇齿轮纹在月光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