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沈辞出生在一个四口之家【爸爸妈妈,他和小三岁的弟弟】,然而,家庭给予他的,并非均等的温暖。自从记事起,他就发现父母的偏爱天平严重倾向弟弟。父母的目光,总是不自觉地更多倾注在弟弟身上,沈辞就像被遗忘在角落里的旧物,虽存在却鲜少得到关注。
小时候,一家人围坐在餐桌前,弟弟吵着要吃鸡翅,妈妈赶忙把盘子里仅有的鸡翅都夹到弟弟碗里,笑着说:宝贝,多吃点,快快长大。
沈辞眼巴巴看着,小声说:妈,我也想吃。
妈妈却头也不抬:你是哥哥,要让着弟弟。沈辞心里委屈极了,可又不敢再说什么。
在这样缺爱的环境里,沈辞爱上了音乐,尤其是弹吉他。他觉得只有在拨动琴弦的时候,自己才真正活着。高中时,他每天会在放学后,独自一人躲在学校的角落,反复练习那些复杂的和弦。回到家就躲在房间练琴,他的手指磨出了茧子甚至磨破了也不在意。眼中的热爱从未熄灭。凭借着这份执着,他梦想着能踏入音乐大学的校门,开启属于自己的音乐之旅。
高考结束填报志愿时,沈辞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国内一所知名的音乐大学,那是他梦寐以求的地方。他满心期待着自己离开这个属于弟弟的家,追求自己音乐梦想,用自己的音乐传递情感,打动听众。
然而,现实却如同一记沉重的耳光。当他得知父亲擅自把他的志愿改成工商大学金融专业时,愤怒瞬间涌上心头。
爸,你为什么改我志愿为什么要这么做音乐才是我的梦想!沈辞冲进父亲书房,愤怒地质问父亲,眼中满是委屈和不解
父亲坐在椅子上抽着烟,一脸严肃,语气不容置疑:梦想梦想能当饭吃吗音乐音乐能有什么前途学金融,以后好找工作,能赚大钱,这才是实实在在的。
沈辞眼眶红了:可我不喜欢金融,我只喜欢音乐!
父亲不耐烦地挥挥手:别任性了,你这个当哥哥的要给弟弟做好榜样。我这也是为你好,就这么定了。
沈辞看向一旁的母亲,希望她能帮自己说句话,可母亲只是无奈地叹口气:儿子,听你爸的,你爸这是为你好。音乐没前途。学点本事,以后也可以带带你弟弟。
为我好,但你们从来没有考虑过我要什么啊!什么都要考虑弟弟,谁考虑过我说完边摔门而出,带着自己勤工俭学买的第一把吉他来到河边,弹着一首又一首歌来抒发心中的苦闷。
临近开学,此刻的沈辞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无奈,他试图反抗,却发现自己在父母的坚持面前如此无力。最终,他只能怀着满心的不甘,踏入了工商大学的校门,开启了与梦想背道而驰的大学生活。
在工商大学的日子里,沈辞对金融专业毫无兴趣,课堂上的他总是心不在焉。但为了顺利毕业,他还是强迫自己学习那些枯燥的金融知识。然而,他对音乐的热爱从未被磨灭,闲暇时光,他依旧会抱着吉他,弹奏那些熟悉的旋律,仿佛只有在音乐的世界里,他才能找到真正的自己。
终于,春去秋来,大学四年一晃而过,沈辞毕业了。身边的同学纷纷投身于996的忙碌工作中,为了所谓的稳定和前途努力奋斗。
而沈辞却不想过那样的生活,却毅然决然地做出了与众不同的选择。他背上那把陪伴他多年的吉他,离开这个没有温暖的家。离开这个从未真正给予他关爱的家,踏上了未知的旅程。
你这是要去哪父亲皱着眉头问。
沈辞看着父亲,平静地说:去找我的生活,我不想再按你们的安排过了。说完,头也不回地走了。
沈辞来到一个小镇。他留起长发,开始在各个酒吧驻唱,有时也在天桥、大街上弹吉他唱歌赚外快。
沈辞来到了一个陌生的小镇——南浔镇。小镇的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