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里的明伟极尽不满,只要他出卧室被母亲逮到,就会被逼问在干什么……明伟躲在卫生间吸烟时间超过五分钟,就会迎来母亲哐哐哐地砸门声,揣测明伟言行的咒骂声可以掀翻屋顶……如果休默轻声劝解母亲,只会为明伟招来更猛烈的讨伐。
能怎么办呢休默每次都这样问自己,可是明伟有什么错
对明伟的工作,休默了解不多。她只知道明伟原来是一家存储和大数据科技公司的技术人员,海归老板把公司也做得有模有样,收入和身价不断攀升,明伟的个人发展也还不错。可是,一名以技术专业为自己发展方向的人对老板的商业运作并不是那么敏感,估值和卖掉公司才是老板的目的,公司只是他的产品,而不是他的事业。在适当的时机卖掉的公司是大洋彼岸商业模式的惯例。以为自己可以随一家初创公司一起蒸蒸日上、长久发展只是员工的一厢情愿。对新的投资者来说,最先干掉的就是老员工,当然过程会是以温水煮青蛙的温情模式循序渐进。每天在努力找工作的明伟又有什么错
每一个晚归的夜晚,明伟都会从睡梦中起身,帮休默倒一杯水,询问要不要吃饭,说一下找工作的进展,简单地聊两句家常,绝口不提母亲的态度和自己在家中的遭遇。休默有些分不清这是窝囊还是有教养她的评判标准在社会精英模式和温暖家庭模式下来回摇摆。从起初对明伟的鼓励,到后来的沉默,飘忽的焦虑张开血盆大口,啃噬着这个家。对母亲的行为,她宽慰着自己:母亲看不得自己的女儿辛苦,所以才如此焦虑、出口成脏。
可今天她脱口而出:妈,你回房间休息吧,我累了不想听你在这里骂人。母亲显然无法对休默的话做出反应,一时愣在当下,短暂地停顿之后,爆发出压抑的哭声:
我是没有用的,我辛辛苦苦地……休默拉着母亲走向她的卧室。她今天什么也不想听。
就在这时候,女儿卧室的门打开了,五岁的女儿睡眼惺忪地站在门口,揉了揉眼睛,看到休默,突然迸发出一个大大的笑脸,眼睛里闪着光,大声说道:妈妈你回来了。说着张开手臂快步扑向她。
休默蹲下身,紧紧拥抱着女儿,不,是女儿紧紧拥抱着她,那么用力又全身投入的拥抱,似乎想和她融为一体。
妈妈,我今天得了三朵小红花,还画了一幅画,老师说我的画很有灵气。女儿亮亮的眼睛里全是愉快和真诚。
休默觉得房间里明亮起来,一种温情和愉悦充满了整个房间,一身的疲惫溶化在女儿的眼神里,融化在一种全然地信赖里。
转头,明伟蹲在他身后,微笑地看着女儿,朝女儿伸出双手,想接她过来,嘴里说着:囡囡,妈妈累了,过来。
休默没有把女儿交给明伟,而是说:帮我热点饭。然后,抱着女儿转身面对母亲继续说:妈,我们回房间。
外婆今天给我做了山药粥,特别甜,还给妈妈留了一大碗。女儿糯糯地声音让母亲咽下眼泪,嘴角浮起一丝丝笑意。
是啊,哪一位母亲不想女儿生活里充满了甜味自己的家像个透明屋,但是,一定不能让它成为日本作家太宰治所写的那样——家是让人想死的地方。母亲、明伟、女儿还有自己都不能生活在一片荒芜的家里。多日的困顿反而让休默迸发出了力量。
苦涩中的微光
每次限行的日子,休默都会坐早班地铁早早到达公司,然后在写字楼最顶端的咖啡馆点一杯黑咖啡,看着太阳从城市边缘爬升起来,朝霞铺满整个天空,晕染世间万物,所过之处都镶了瑰丽的边儿,阳光逐渐地照亮整个城市,喧嚣再起。黑夜和黎明都带给休默最自我的时刻。
早高峰到来之前的地铁还算宽松。休默知道,她还是会遇见那个背双肩背书包、胡子拉碴的程序员;还是会遇见那个带着耳机看考研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