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的雾河书局。
翻开泛黄的纸页,目录第三篇赫然写着五芒星血祭案始末。1912年霜降,雾河市接连发生三起命案,死者均为独居者,心口插着生锈铁钉,现场留有焚星印——书中配图正是圆圈套五芒星,顶端延伸锯齿状火焰纹。更触目惊心的是,第三名死者的尸检报告记载:后颈皮肤下埋有银制符片,刻有梵文‘羯磨’,意为因果业报。
这本书不卖。沙哑的声音从身后传来。穿藏青色中山装的老人拄着枣木拐杖,镜片后的眼睛在看清林砚之左眉尾的疤痕时,突然颤了颤,您是林警官四年前在城中村……
我现在是私家侦探。林砚之合上书,指尖无意识摩挲书脊上的烫金纹路,您知道焚星印
老人咳嗽着指向墙角的玻璃柜,里面摆着半枚残缺的青铜镜,镜背铸纹正是五芒星缠绕藤蔓——与陈立夫后颈的纹身一模一样。民国那案子,最后抓了个疯道士,说要凑齐‘雾河五灵’,用活人血祭唤醒河底的……他突然噤声,浑浊的眼球盯着林砚之胸前晃动的数码相机,您最近在查的案子,是不是又出现焚星印了
手机在裤兜震动,是法医陆雪发来的短信:陈立夫纹身是两周前纹的,墨水中含朱砂和乌鸦血。银行流水显示3月15日向‘雾河文化传播公司’转账50万,法人叫沈巍,持股100%。
林砚之记下公司名称,目光落在书中夹着的泛黄剪报上。1912年最后一起血案的死者,是雾河书局的老板,死亡现场留有完整焚星印,而书局地址,正是现在的雾河文化传播公司所在地。
下午三点,殡仪馆停尸房。陆雪摘下乳胶手套,不锈钢托盘上摆着从陈立夫后颈取出的银片,梵文羯磨周围刻着细小的星轨,末端指向五芒星顶端的火焰纹。
乌鸦血混朱砂纹身,在民间传说里是‘替死咒’。陆雪镜片后的眼睛泛着冷光,她曾是苏晚的大学同学,也是三年前尸检报告的主刀法医,三年前苏晚的尸体……
别说了。林砚之打断她,指尖划过银片边缘的毛边,突然发现星轨刻痕里嵌着极小的金属碎屑,像是某种合金。他想起陈立夫案发现场的梵文纸片,和《雾河异闻录》里提到的尸身藏符,因果相缠。
周明宇在查雾河文化公司。陆雪凑近,压低声音,那公司注册地址是间废弃印刷厂,沈巍这个人……她从白大褂口袋摸出张照片,泛黄的合影里,二十年前的苏晚抱着课本站在中间,左边是穿校服的陆雪,右边男生戴着黑框眼镜,胸前校牌写着沈巍
高三(五班)。
林砚之的呼吸骤然停滞。苏晚的大学日记里,曾多次提到小巍哥,那个从小一起长大、后来考上宗教学研究生的邻家哥哥。而三年前案发当天,沈巍本该在千里之外的敦煌实习,却在苏晚的通讯记录里消失了整整三个月。
他去年回国,注册了这家公司。陆雪收回照片,陈立夫转账的50万,分三次打进了五个不同账户,收款人都是独居者,年龄在60到75之间——和第一起死者特征完全吻合。
停尸房的灯突然闪烁。林砚之的视线落在墙上的时钟,15:17——距离陈立夫死亡正好24小时。他摸出数码相机,调出停电时拍到的嫌疑人背影,放大左肩胛的烧伤疤痕,突然发现疤痕边缘的皮肤纹理,竟和青铜镜上的藤蔓纹路异常相似。
第一声惨叫传来时,林砚之正在文化公司旧址对面的咖啡馆。落地窗外,暴雨再次倾盆,古董店藏珍阁的霓虹灯在雨幕中忽明忽暗。
他冲进店门时,血腥味混着檀香扑面而来。中年店主趴在博古架前,心口插着半根铁钉,血液在地面汇成不规则的圆,圆心正是用鸦血画的焚星印——这次的符号顶端,火焰纹多了一滴凝固的血珠,像只微睁的眼睛。
林砚之!周明宇的怒吼从身后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