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母亲的背影,突然感到一阵疲惫。她低头看着手中的相纸,萧俊的面容在月光下若隐若现,仿佛在诉说着一个永远无法完结的故事。她知道,有些真相,注定要被永远埋藏,而有些伤口,注定要伴随一生。
夜色深沉,黑羽鸟终于展翅高飞,消失在茫茫夜空中。而这个家的故事,还在继续,在沉默与谎言中,在爱与恨的交织中,慢慢沉淀,成为每个人心中永远的痛。
诊疗手记片段:(苏黎的视角)
紧急个案会议记录
家族系统呈现病态共生:R女士通过艺术创作进行代偿性流产,X先生将建筑项目异化为忏悔室,女儿Y则用摄影实施伦理谋杀。建议采用悖论干预:要求全家共同建造实体记忆博物馆。风险在于可能诱发急性解离,但或许能通过具象化创伤达成哀悼......
第五章
沙盘上的神迹
苏黎将青铜沙漏倒转的瞬间,细密的沙粒开始簌簌坠落,仿佛时间在此刻重新启动。诊疗室里弥漫着焚香与消毒水混合的奇特气息,两种截然不同的味道相互纠缠,如同这个家庭剪不断理还乱的关系。她特意撤走了所有座椅,只留下一张柏木圆桌,桌面那道蜿蜒的裂纹,恰似一棵被闪电劈开的家谱树,无声诉说着家族隐秘的伤痛。
触碰沙具前,请脱鞋。
苏黎的目光依次扫过三人:小雨沾着颜料的人字拖,仿佛记录着她在艺术世界里的疯狂;轩领口那片顽固的咖啡渍,如同他生活中无法抹去的疲惫与焦虑;还有柔腕间新换的墨绿丝带,在苍白的皮肤映衬下,显得格外刺目。三人的脚踝在地板上投下交错的阴影,像三条相互绞杀的藤蔓,纠缠不清。
柔下意识地将指甲陷进掌心的旧疤,那是多年前留下的印记,每次触碰都能唤起心底的隐痛。二十年前,俊曾带她去过一个行为艺术展,展厅中央摆放的,正是这样一个沙盘,标签上赫然写着《弑父者乐园》。此刻,沙架上那个微型教堂模型的尖顶,让她不由自主地想起小雨周岁时,那根意外扎破女儿手指的蛋糕装饰,尖锐的刺痛感仿佛又回到了指尖。
规则有三。
苏黎拿起西藏颂钵,轻轻敲响。清脆的声波在空气中震荡,直抵轩的太阳穴,让他不自觉地皱了皱眉。第一,禁止使用爱、责任、应该这类词汇;第二,每次只取一件沙具;第三,
她指了指沙漏,眼神坚定,时限是母亲分娩的平均时长
——479
分钟。
小雨嗤笑一声,眼中满是不屑。她抓起一瓶红染料,毫不犹豫地泼向白沙。瞬间,白沙被染成刺目的经血色,仿佛预示着这场治疗注定将鲜血淋漓,揭开那些被深埋的伤疤。
轩率先打破沉默。他的手指微微颤抖,却以建筑师特有的精准,取下了那个教堂模型。他将尖顶倒插进沙盘的西北角,动作带着几分决绝。这个举动,让他想起童年时,身为基础教义派的父亲,曾把他偷来的《花花公子》杂志钉在忏悔室门上,那种羞耻与恐惧,至今仍萦绕在心头。
柔的目光在沙具架上游移许久,最终选择了一个孕妇人偶。然而,就在摆放的瞬间,她的手指突然发力,捏碎了石膏隆起的腹部。碎屑簌簌坠入沙粒的间隙,这一幕让她的思绪瞬间回到过去,想起那次药流后,未排净的胚胎组织,那是她永远无法摆脱的噩梦。当她第三次伸手时,苏黎轻叩桌面,提醒道:每人每次一件。
柔这才如梦初醒,收回了手。
小雨最后出手。她的手指在沙具架上缓缓游移,如同毒蛇吐信,充满了危险的气息。最终,她攥住了手术刀模型。刀刃无情地刺穿孕妇人偶的瞬间,沙盘仿佛有了生命,渗出虚构的血浆,沿着教堂尖顶在沙面画出一幅诡异的受难图,让人不寒而栗。
该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