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自我觉醒找到生命的意义。
她的声音越说越稳,余光瞥见社长赞许的点头。
这次发言成为了沈知夏本科生活的转折点。她开始频繁出入图书馆,在浩如烟海的典籍中寻找灵感;跟着导师参与省级课题,研究方向是
网络文学对传统文学的影响。凌晨的自习室里,她常常是最后一个离开的人,台灯下摊开的论文草稿上,密密麻麻写满批注。
在
经典诵读大赛
备赛期间,沈知夏遇到了人生中的良师
——
文学院的宋教授。宋教授指导她朗诵《将进酒》时,亲自示范如何用声音的抑扬顿挫表现李白的豪放与悲愤。知夏,你的声音里有故事。
教授推了推金丝眼镜,但朗诵不是表演,是要让文字住进你的灵魂。
这句话让沈知夏豁然开朗。她开始在校园湖边反复练习,对着湖水朗诵,观察自己的表情和肢体语言;在宿舍走廊里揣摩语气,常常练到喉咙沙哑。比赛当天,她一袭白裙站在舞台中央,当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的诗句响彻礼堂时,台下爆发出雷鸣般的掌声。
除了学术上的精进,沈知夏在本科结识的朋友也让她的生活丰富多彩。林小棠会在她熬夜写论文时送来热牛奶,还强行拉着她去参加校园歌手大赛;同课题组的学长教会她使用专业文献检索工具,分享考研心得;就连食堂打饭的阿姨,都记住了这个总爱问
有没有低糖菜品
的努力女孩。
一次社团采风活动中,沈知夏和同学们去了江城古镇。青石板路上,她听老人们讲述百年老店的故事,用手机记录下斑驳的砖墙和雕花窗棂。回来后,她将所见所感写成散文,投稿到省级文学刊物,没想到竟获得了新人奖。领奖那天,林晚特意从另一座城市赶来,在台下哭得比她还凶:我的小知夏,真的闪闪发光了!
随着学习的深入,沈知夏对未来的规划愈发清晰。她开始旁听教育学课程,考取普通话一级乙等证书,还主动申请成为中小学实习教师。站在讲台上的那一刻,看着学生们求知的目光,她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使命。老师,您讲的《背影》好感人!
课后,一个扎羊角辫的女孩红着眼眶递来纸条,我以后也要像您一样会讲故事。
本科生活的每一天都充实而忙碌。沈知夏不再是那个为情所困的女孩,她像一块干涸的海绵,尽情吸收着知识的甘霖。每当夜幕降临,她站在宿舍阳台上,望着校园里的灯火,总会想起专科时备考的日子。那些咬牙坚持的夜晚,那些流过的眼泪,此刻都成了照亮前路的星光。
在一次与导师的谈话中,宋教授问她:知夏,你想过读研究生吗
沈知夏望着窗外飘飞的银杏叶,坚定地点头:我想继续深造,将来成为一名大学老师,把文学的魅力传递给更多人。
风穿过窗棂,翻动桌上的书页,沙沙声中,新的篇章正在悄然书写。
第十五章:圆满结局
蝉鸣声渐弱的七月,沈知夏站在江城一中的教师办公室前,深吸一口气推开玻璃门。晨光透过百叶窗在地面投下整齐的光影,办公桌前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混合着油墨未干的试卷气息,让她想起本科无数个赶论文的清晨。
沈老师!
扎着蝴蝶结的实习老师小跑过来,高一(3)班早读课又乱成一锅粥了!
沈知夏笑着接过教案,黑色高跟鞋踩在瓷砖上发出清脆声响。推开教室门的瞬间,四十五双眼睛齐刷刷望过来,后排男生慌忙把偷偷传阅的漫画塞进抽屉。
今天我们继续讲《荷塘月色》。
她打开课件,月光下的荷花图铺满投影幕布,朱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