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台上的枣木擀面杖——那是婆婆执意从老家带来的,木纹里沉淀着几代人的温度。此刻老人正戴着老花镜坐在阳台,用面团教小蕊捏兔子形状的点心,案板上的面粉被阳光照得发亮,像铺了层细碎的银河。
建军走到烤箱前查看面包成色,工装袖口还沾着车间的机油味。他突然伸手将秀芳散落的发丝别到耳后,动作自然得仿佛重复过无数次。这个简单的举动让秀芳心头一颤,想起创业初期那些焦头烂额的夜晚——她在面包坊调试烤箱,他蹲在角落修补货架,两人隔着飞舞的面粉相视一笑,疲惫中藏着坚定的光。
叮——烤箱提示音响起,秀芳戴上隔热手套取出烤盘。蜂蜜面包表面泛着琥珀色的油光,裂纹里渗出的糖浆在冷却后结成晶亮的糖霜。小蕊立刻举着盘子冲过来,三宝急得直拍婴儿椅的栏杆,发出啊啊的催促声。建军接过秀芳递来的餐刀,切面包时特意将最完整的那块留给她,刀尖划过表皮的脆壳,发出令人愉悦的轻响。
阳光渐渐西斜,厨房的瓷砖上跳跃着金色的光斑。小宇的机械模型终于组装完成,齿轮转动时发出规律的咔嗒声,与婆婆擀面杖敲打案板的节奏奇妙地重合。秀芳咬了口面包,蜂蜜的香甜在舌尖散开,混着家人的欢声笑语,酿成比任何甜品都醇厚的幸福。
窗外的樱花树被晚风拂动,粉白的花瓣落在窗台上。三宝抓着面包渣往嘴里塞,糊得满脸都是;小蕊正给建军重新画胡子,这次用的是可食用色素;小宇将模型举到灯光下调整角度,时不时抬头叮嘱妹妹别把颜料蹭到父亲工装。秀芳靠在门框上,看着这幅鲜活的生活画卷,忽然明白:那些浸透泪水的岁月,早已在爱与烟火气的浸润中,发酵成最珍贵的回忆。
暮色渐浓时,厨房亮起暖黄色的吊灯。建军在收拾工具箱,小宇帮忙整理零件,金属碰撞声里夹杂着父子俩的讨论;小蕊缠着婆婆学新的点心花样,案板上的面团被捏成各种可爱的形状;秀芳开始准备晚餐,切菜声与烤箱的嗡鸣交织成独特的旋律。三宝在婴儿椅上昏昏欲睡,手里还攥着半块没吃完的面包。
这座充满黄油香气的厨房里,时光仿佛被揉进了面团,在爱的烘烤下,膨胀成最温暖的模样。每一道褶皱里,都藏着一家人共同书写的故事——那些曾经的破碎与伤痛,都化作了此刻指尖的温度、唇边的甜香,还有眼底永不熄灭的星光。
(十六)
深夜十一点,老城区的喧嚣渐渐褪去,院门前的梧桐树在夜风里轻轻摇晃。秀芳和建军并排坐在褪色的竹椅上,月光穿过层层叠叠的枝叶,在他们身上洒下斑驳的碎银,仿佛给这对依偎的身影披上了一层梦幻的纱衣。远处时光烘焙坊的灯光透过玻璃窗,晕染成温暖的光晕,混着若有若无的麦香,与小宇调试机械臂时传来的咔嗒声交织在一起,宛如一首轻柔的摇篮曲,安抚着夜的寂静。
秀芳将头轻轻靠在建军的肩上,闻着他身上机油与面包香交织的独特气息。这味道她再熟悉不过——机油是他在机械厂奋斗的印记,面包香则是这个家温暖的象征。她的目光穿过月光,落在远处亮着灯的面包房,玻璃上还贴着小蕊画的卡通面包师,戴着歪歪扭扭的厨师帽,憨态可掬。
后悔过吗她的声音很轻,像是怕打破这静谧的夜。这个问题在她心里藏了很久,经历了那么多风雨,从最初的质疑到如今的幸福,她总想知道,他是否有过哪怕一瞬间的犹豫。
建军没有立刻回答,而是轻轻握住她的手,指尖温柔地划过她手背上的烫伤疤。那是三年前他生日时,她为了给他烤一个特别的蛋糕,不小心被滚烫的烤盘烫伤留下的。当时他心疼得红了眼眶,连夜带她去医院,之后的半个月里,家里的大小事务都被他全包了。
后悔没早点告诉你,他的声音轻得像月光,带着几分羞涩与深情,其实在你嫁给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