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个疯子,现在……

    她低头看着腕间的笔形印记,我好像能‘看’见那些活字在动,在我的血管里流动。

    门外的嘶吼声突然变调,带着某种扭曲的电子音

    ——

    是王浩直播间的嘈杂声:兄弟们,古代史能当饭吃吗不如看我打游戏

    ——

    黑色触手的吸盘上,竟浮现出直播间的弹窗画面,美颜过度的网红脸与

    历史滚出生活

    的弹幕交织,像道恶心的伤疤。

    江临的太阳穴突突直跳,他想起在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看见的场景:一位白发老人跪在

    万人坑

    遗址前,用颤抖的手抚摸每块刻着名字的青砖。那些画面突然在脑海中炸开,化作实质的力量涌入手掌。他咬破舌尖,鲜血在空气中画出甲骨文

    义

    字,血珠未落地便化作金色光点,在空中拼出竖排的《正气歌》全文

    ——

    不是课本上的印刷体,而是文天祥在狱中用指甲刻在墙壁上的歪斜字迹。

    金光闪现的瞬间,文天祥的虚影踏光而来:青衫广袖上绣着星斗纹路,腰间玉带上刻着

    孔曰成仁,孟曰取义,手中狼毫笔杆缠着红绳,绳结处坠着半枚残破的印章,正是他在狱中刻的

    文山

    印。苏晴猛地吸气:是……

    是《正气歌》的作者!

    她腕间的笔形印记突然发烫,简笔画上的九尾狐竟抬起爪子,在空气中划出一道浅红的光痕。

    后生可畏,能以世人记忆为墨,书文明之盾。

    文天祥的声音像陈年宣纸般厚重,狼毫笔尖滴落的不是墨汁,而是点点星火,每颗星火都映出不同的画面:课堂上老师用粉笔在黑板上写下

    人生自古谁无死

    时的扬尘、烈士陵园里少年们敬献的白菊在风中摇曳、甚至苏晴去年在文天祥祠前临摹《正气歌》时,裙摆被山风吹起的瞬间。

    古籍区,鹤发童颜的老者负手而立

    陈玄的青色唐装在黑雾中格外显眼,腰间的青铜镜残片正映出江临与苏晴背靠背战斗的画面。他抬手,镜中浮现出全息地图,各地文保单位闪烁着红点:西安兵马俑的陶俑眼瞳泛着微光,南京大屠杀纪念馆的

    万人坑

    遗址上方,黑雾正被无数白色光点驱散

    ——

    那是游客们驻足默哀时,心中泛起的敬意具象化。

    三十七年来,我们终于等到了‘文运战魂’体质的唤神者。

    陈玄的声音像古琴泛音,目光落在苏晴颈间的玉坠上,当年岳王庙的守庙人将‘记忆之锚’送给江临,却不想这枚玉坠早已认主。女娃子,你腕间的笔印,可是连缀文明的丝线啊。

    苏晴摸着玉坠的手指猛地顿住

    ——

    她想起大二那年,江临在岳王庙的老槐树下,将玉坠塞进她掌心时的温度。那时他说:这上面刻的‘晴’字,是小篆里的写法,像不像一只守护文明的眼睛

    此刻,玉坠底部的

    晴雪映壁,文脉不绝

    八字,正与她腕间的笔印共鸣,像句迟到的誓言终于找到了落点。

    战斗尾声,阳光穿透穹顶裂缝

    文天祥的狼毫笔锋扫过之处,历史修正主义

    黑雾崩解,显露出背后的靖国神社鸟居虚影。但更清晰的,是鸟居下方无数透明的手

    ——

    那是千万个在网络上驳斥历史谣言的普通人,是课堂上据理力争的历史老师,是博物馆里耐心讲解的志愿者。他们的手叠在一起,化作金色的锁链,缠住正在扭曲的记忆碎片。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唤神者:文明战歌简介 >唤神者:文明战歌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