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推开校史档案室厚重的木门,一股陈年的霉味扑面而来。阳光透过百叶窗在地板上投下斑驳的影子,尘埃在光影中缓慢浮动。林夏——历史系大三学生,这份整理校史档案的兼职工作对她而言再合适不过。
林同学,这些是1940到1950年的学生档案,需要重新分类编号。档案室管理员张老师推来一辆装满牛皮纸档案袋的手推车,特别要注意那些破损严重的,需要单独标记出来。
好的,张老师。林夏戴上白手套,小心翼翼地拿起档案袋。封面上写着1947-1951届文学院的钢笔字已有些模糊。
三个小时过去,林夏整理了近百份档案。当她拿起一个边缘泛黄、比其他档案袋明显陈旧许多的文件夹时,一张照片从缝隙中滑落出来。照片上是位穿着民国时期学生装的女生,站在老校舍前的梧桐树下。女生面容清秀,但眼神中透着一股说不出的哀伤。
翻过照片,看到背面用娟秀的字迹写着苏媛,1948年5月摄。
奇怪,这份档案怎么没有编号林夏翻开文件夹,里面只有薄薄几页。最上面是一份泛黄的校报剪报,标题赫然写着《文学院女生深夜坠楼,校方称系自杀》。
报道日期是1948年12月24日,平安夜。文章称文学院三年级学生苏媛于当晚十一点从老校舍天台坠落身亡,现场没有发现遗书,但有目击者称看到她神情恍惚,独自走到天台去了。
一份手写的调查记录:经查,苏媛(学号1947WXXX3)生前与国文系张明远教授交往过密,疑有不正当关系。该生于12月24日晚11时许从老校舍天台坠落,当场死亡。考虑到学校声誉,建议以自杀结案。
最后一页是一张教务处便条,上面只有一句话:已处理,此事不得再提。1948.12.25
林夏的手微微发抖。她注意到调查记录上不正当关系几字用红笔重重圈出,旁边写着一行小字:他们在说谎!字迹与照片背面的相同,显然是苏媛本人所写。
更令她不安的是,当她再次看向那张照片的时候,苏媛的眼睛似乎动了一下。林夏猛地合上文件夹,心脏疯狂地跳动起来。
一定是看花眼了。一定是看花眼了...她不断地重复试图安慰自己。但是即便再怎么想使自己不要多想,却还是忍不住再次打开文件夹确认。这次,她发现剪报和调查记录之间夹着一张之前没注意到的纸条,上面密密麻麻写满了相同的句子:
他们在看着我。他们在看着我。他们在看着我...
字迹从开始工整清晰到逐渐变得狂乱,最后几个字更是几乎划破了纸张。林夏感到一阵寒意顺着后背爬上来,她下意识环顾四周,档案室里安静得可怕,只有老式挂钟的滴答声,给不安的心增添了一些恐惧。
林同学,该吃午饭了。张老师的声音突然从身后传来,林夏吓得差点惊叫出声。
您吓到我了。林夏勉强笑道,迅速将苏媛的档案塞进已经整理好的文件堆里。
怎么脸色这么差张老师关切地问,是不是档案室太闷了
可能有点低血糖。林夏站起身,突然注意到张老师胸前的工牌上写着张明远三个字,与档案中提到的教授同名。
张老师,您...在学校工作多久了
哦,我父亲是这里的退休教授,我算是校二代。张老师笑道,怎么突然问这个
没什么,就是突然好奇。林夏笑了笑,心里却掀起惊涛骇浪。这位张老师会不会就是当年那个张明远教授的后代
离开档案室后,林夏径直走向图书馆。她在古籍阅览室找到了1948年的校报合订本,翻到12月25日那期。关于苏媛坠楼的报道只有豆腐块大小,而同一版面大部分篇幅都在报道圣诞晚会和期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