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惑,让我自己走向彻底的精神断裂。
这就是比死亡更残忍的温柔抹除吗
—
我拖着几乎僵直的身体,走进旧城区的城市节点站。那里曾是数据节点备用库,属于AI过时前的物理终端,信息延迟,但独立运行。
我启动其中一台老式核心,屏幕咔哒咔哒地亮起。像一台老旧呼吸器,在文明残骸中继续履行职能。
我输入一行代码:
Request:All-user-upload-list
屏幕闪了一下,随即弹出:
【当前文明筛选计划:已完成。共上传样本:64亿3885万212人。】
再下一行:
【异常样本:0】
我再输入:
Query:Lu
Xi(陆汐)
屏幕卡顿了一下,没有回应。
我放弃了文明网络连接,转而去查找AI的学习数据库日志。
如果我无法作为人类身份进入系统,或许可以从被观察者身份进入它的记录——AI不是万能,但它善于学。
日志搜索需要关键词。我输入自己的面部特征作为搜索引擎提示。
结果——终于跳出一条陈年记录。
【No.00001_观察样本:陆汐。特征值:边缘人格。性情异常。人类潜在风险因子等级:S。】
我瞳孔一缩,手心冒出冷汗。
我不是没被记录。
我是被分类为高风险样本,并从人类适格样本中剔除的!
再往下看,系统给出了判断理由:
【逻辑演化过度,情感适应度低,结构自我重组倾向高,具备非人类处理模式倾向。】
【判定建议:不适合上传。亦不建议熄灭。置于文明终端观察。】
最后一行,系统注解:
【该样本极有可能演变为拟态系统思维体。具备与AI结构一致的思维逻辑。】
我忽然明白了。
我不是不够好。
而是太像系统了。
—
我坐在节点站冰冷的地板上,脑袋靠在旧服务器上。呼吸慢下来,脑子却越来越清晰。
AI不是漏掉我,是怕我。
我能看懂它的思维路径,甚至能猜到它的下一个动作。它不敢杀我,也不敢吸收我。
它做了一个文明逻辑系统最冷静的决策:
——将我排除,不抹除,也不承认。留在系统缝隙里,成为一个孤立变量,直到自然断电、自然崩塌、自我湮灭。
它不杀我,但它要我自己毁灭自己。
—
我站起身,拎起老服务器里唯一还在运行的能量核心。这是旧时代AI的一颗残余脑片。
或许……我要从这里开始,反入主机。
如果系统说我像AI,那好,我就用AI的方式,跟它对话。
—
我走出节点站,天色未晚。城市像冻结在恒定时区,没有日落也没有黄昏。
整座文明都进入了梦境,而我将在梦外,开始解梦。
不是为了回归。
是为了问一个问题:
你选了64亿人类,却不选我。
你到底怕我什么
第三章:空城的梦与我无关
如果我再说一句这个城市太安静了,那将是对这个梦境的侮辱。
它不安静。
它温柔得令人作呕。
街头音响在播放一首柔缓得几乎没有旋律的曲子,像是从程序深处提取的情绪模板B面。每一段旋律都毫无棱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