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提到松江大学物理系的周教授能解读这些数据。
程墨皱眉:周维明教授他是声学物理专家,去年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如果连他都牵涉其中...
出租车停在桑宁公寓楼下。程墨付钱后跟着下车:今晚别回自己家。陆远山肯定派人监视。我有个安全屋。
安全屋是城郊一栋普通居民楼的小公寓,家具简单但齐全。程墨拉上所有窗帘,打开电视调到新闻频道提供背景噪音,然后接过U盘插入笔记本电脑。
U盘里有两个文件夹。第一个标记为S.L.项目档案,第二个是小满调查。程墨先打开了项目档案,里面是数十份扫描文件,最早的日期标注为1998年。
看这个,桑宁指着一份实验日志,实验对象S-7(女性,19岁)在频率8.7kHz持续暴露72小时后,出现显著神经重塑...可对特定声纹产生条件反射...
程墨快速浏览其他文件:他们在尝试用特定频率的声音重塑人脑神经通路这太疯狂了!
桑宁打开一份标为声音锁原理的文件:不止如此...他们试图创造一种人形锁——经过特定声波训练的大脑,只能被特定人的声音唤醒或控制。想象一下,如果能把重要机密锁在一个人的大脑里,只有特定声音才能解锁...
这解释了为什么叫声音锁,程墨脸色发白,但林小满怎么会...
桑宁打开第二个文件夹。杜雨晴的调查记录详细记录了她这十五年的发现。最新一份文件是三个月前的:
确认项目重启。新实验基地在松江北郊废弃制药厂。已确认七名新实验对象(名单附后)。最令人担忧的是,他们似乎找到了稳定S.L.样本的方法——基于小满的原始神经编码。必须警告那些女孩...
附件的名单上,赫然列着最近三名受害者和许梦的名字,每个名字后面都标注了编号和日期。
天啊...桑宁翻到文件夹最深处,发现一段音频文件和一张扫描照片。照片上是年轻许多的杜雨晴站在一个透明隔离舱前,舱内坐着一个穿白色病号服的女孩,背对镜头。照片角落的日期是2005年7月5日——林小满失踪两天后。
桑宁的手指颤抖着点开音频文件。起初只有沙沙的空白噪音,然后突然响起一个机械化的女声,单调地重复着一串数字和音节。那声音经过明显处理,但某个瞬间,桑宁如遭雷击——
那是小满的声音!她抓住程墨的手臂,虽然变形了,但我认得出!
程墨重播那段音频。在电子合成的表层下,确实隐约能辨认出一个年轻女孩的声音特质。文件备注写着:样本S-1初始响应测试,第317次尝试。部分神经通路已重塑,但自主意识仍时有干扰。
桑宁的胃部绞痛起来。林小满没有失踪,她被变成了实验品,被活生生地改造成了一个声音锁。而十五年后,他们用她的神经编码重启项目,杀害那些不合格的实验对象...
我们必须找到杜雨晴,桑宁的声音因愤怒而颤抖,她知道实验基地的位置。
程墨合上电脑:首先得确保这个U盘的安全。陆远山已经动用国安局力量,我们在体制内几乎没有操作空间了。
我父亲提到的周维明教授...
太危险,程墨摇头,如果他是项目参与者,我们等于自投罗网;即使不是,现在接触他也可能害了他。
桑宁走到窗前,微微拨开窗帘。东方的天际已泛起鱼肚白。一夜未眠的疲惫如潮水般涌来,但她的思维却异常清晰。
程墨,许梦在医院还安全吗
程墨苦笑:已经被国安局转移了,名义上是保护。
又一个线索断了。桑宁坐回沙发,突然想起什么:等等...杜雨晴说林小满是第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