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生书房偷拿的通行令。
前世我曾见他用过,知道这令牌可以畅通无阻。
士兵检查后立刻放行。
我强忍着欢呼的冲动,故作镇定地策马出城。
一离开守卫视线,我就忍不住扬鞭催马,让马儿全速奔跑。
自由!我终于自由了!
阳光洒在脸上,暖洋洋的。
我忍不住放声大笑,笑声随风飘散在旷野中。
傅寒生现在应该已经走远了,等他发现我逃跑,我早已远走高飞。
按照计划,我先往东走一段,然后折向南方。
这样即使傅寒生派人追捕,也会被误导方向。
我摸了摸藏在怀里的银两和首饰——
足够我在江南安家了。
三天后,我到达了一个叫青溪镇的小镇子。
这里依山傍水,风景秀丽,民风淳朴。
最重要的是,离京城足够远,傅寒生的势力应该触及不到这里。
我在镇上一家客栈住下,换回了女装。
虽然傅寒生送的那支银簪很漂亮,但我还是决定把它卖掉换钱。
毕竟带着他的东西,总觉得怪怪的。
姑娘这支簪子做工精细,小店愿出五十两银子。
当铺老板眯着眼打量簪子。
五十两
我皱眉,这簪子上的珍珠都不止这个价!
六十两,不能再多了。
老板摇头晃脑。
我正要还价,一个温润的男声从身后传来:这支簪子,我出一百两。
转身看去,一位身着青色长袍的年轻男子站在门口。
他约莫二十五六岁,面容清俊,眉眼含笑,举手投足间透着儒雅之气。
这位公子…
我迟疑道。
在下温如玉,家父是镇上茶商。
男子拱手行礼,见姑娘这支簪子精美,不忍见它流落当铺,冒昧出价。
我上下打量他。这个温如玉看起来彬彬有礼,不像坏人。而且一百两确实是个好价钱。
既然温公子喜欢,那就一百两吧。我微笑道。
交易完成后,温如玉却没有离开的意思:姑娘面生,是初到青溪镇吗
我点点头,随口编了个故事:家父原是北方商人,不幸病故。我前来投奔亲戚,却得知他们已经搬走…
温如玉面露同情:姑娘孤身一人,实在不易。若不嫌弃,可暂住寒舍。家母最是热心,定会好生招待。
我本想拒绝,但转念一想,有个落脚处总比住客栈安全。
而且温家是茶商,应该家境殷实。
那就叨扰了。
我福了福身。
就这样,我住进了温家。
温家宅院不大但精致,处处透着书香门第的气息。
温母是个和蔼的中年妇人,对我嘘寒问暖,让我想起了早逝的母亲。
沈姑娘家中还有何人
晚饭时,温母关切地问。
只剩我一人了。
我低头作悲伤状。
可怜的孩子。
温母拍拍我的手,若不嫌弃,就把这里当自己家吧。
我鼻子一酸,差点掉下泪来。
前世在青楼,今生在侯府,我已经很久没有感受过这种家的温暖了。
接下来的日子,我帮着温母料理家务,偶尔也去茶行看看。
温如玉待人接物极有分寸,从不越矩,但眼神中的情意却日渐明显。
一个月后的傍晚,温如玉在花园凉亭里拦住了我。
沈姑娘,
他声音有些发抖,这些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