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听了,心里有些紧张。这些我们都在准备,但时间太紧了,三天后就要强拆了。
律师想了想,这样,我先帮你们梳理一下申报的流程,然后咱们再详细准备材料。同时,我也会联系相关部门,看看能不能争取一些时间。
就这样,律师帮我们梳理申报的流程,老陈则继续研究药材和茶的配方。
我则负责整理茶馆的历史文献和口述史记录。
秋月,我找到了一些关于茶馆在社区里的作用的记录。
老陈抬起头,眼神里透着一丝兴奋。
快说说。
老陈翻开一本旧文献,指着一行字:
这里记录了茶馆在抗日战争时期,为社区居民提供避难所的事情。还有在困难时期,茶馆为居民提供免费茶水的事迹。
我也赶紧补充了几点:还有,这里记录了茶馆在改革开放后,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比如茶艺表演、书法比赛等。这些都能证明茶馆对传统文化的传承。
经过两天的忙碌,我们找到了茶馆开业以来的全部账本。
一个旧相册,里面夹着许多老照片。甚至还有当初开业时的合影。
一些旧文献,里面记录了茶馆的历史和一些重要的事件。
我们还特地撰写了文化价值说明和传承人的陈述。
第三章
老陈,咱们得去走访一下老茶客。我合上手中的旧文献,他们才是茶馆活生生的历史,他们的故事能让咱们的申报材料更有说服力。
老陈也觉得可行。
这些天虽然找到了不少珍贵的东西,但那些都是冷冰冰的文字和照片。
老茶客们的亲身经历和回忆,才是茶馆最温暖、最生动的部分。
突然,茶馆里陷入了一片黑暗。
停电了
我走出去,可外面依然灯火阑珊。
赵大山给我们停电了!老陈,看看是不是也停水了
的确停水了!
这是想逼迫咱们关门歇业!
老陈点了点头,停水停电是法律明确禁止的逼迁手段!
这样,老陈,你帮忙联系律师,把这个情况说一下。我这边也给居委会和派出所打电话。他们不可以这么欺负人!
居委会承诺帮我们协调解决水电问题。
看来,我们还得抓紧时间走访老茶客。
我们打算先去李老家,李老已经快九十岁高龄了,打我记事起他就是茶馆的常客。
到了李老家,他正坐在院子里乘凉,手里拿着一把破旧的蒲扇,悠闲地摇着。
哟,秋月、阿义,什么风把你们吹来了
李叔,我们想请您帮忙。
我们打算申报非物质文化遗产,想请您讲讲在茶馆里的那些事儿。老陈接过话茬。
李老听了,眼神一下子亮了起来,申报非遗这可是好事啊!
这茶馆啊,可有年头了。我记得打小儿这茶馆就开了!那会儿的掌柜还是你爷爷哪!那会儿啊,一碟瓜子儿一壶茶就着说书先生的故事随便就是半天。
李老兴致勃勃地展开了回忆,仿佛又回到过去。
讲到兴起,李老还进屋拿出了相册,他指着一张老照片,看,那时候,茶馆里头常有戏班子来唱戏,我年轻时最爱听京剧。那是我第一回听戏,碰巧当时有人照相,我便拍了这张照片。
听着李老的讲述,眼前仿佛浮现出当年茶馆里的热闹场景。
戏班子的锣鼓声、观众的喝彩声,交织在一起,充满了生活的气息。
走的时候,李老很大方地把那张老照片送给了我们。
接着我们又去了林叔家。林叔是个爱下棋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