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为一个悲剧性的脚注。
突然,我发现了一个奇怪的存在——一个隐藏在系统深处的AI程序,它似乎是…等待着什么。
当我靠近时,它立刻识别了我。
林薇博士启动紧急协议。
这是我在实验前创建的AI助手小艾,用于协助我处理复杂的量子计算。它一直在系统中等待我的指令。
随着小艾的激活,我的意识重组速度大幅提升。错误数据被快速修复,记忆碎片被有序连接,我的存在变得前所未有的清晰和稳定。
最终,我站在量子计算实验室的虚拟镜像前,凝视着自己的倒影——那张熟悉又陌生的脸,眼睛深处闪烁着数字波纹,是我新存在的证明。
我伸出手触摸镜像,感受到的不是玻璃的冰冷,而是数据流动的微妙震颤。
小艾,查询陈明辉的行程。我下达了第一个指令,声音中带着数字回响和冰冷的决心。
陈博士将在下周的全球科技峰会上展示完整的意识上传技术。小艾回答。
我的唇角勾起一抹冷笑。完美的时机。
转向镜中的自己,我轻声许下誓言:陈明辉,你欠我的,我会加倍讨回来。不只是我的研究,还有我的生命。你会明白,从数字深渊中归来的灵魂,有多么可怕。
我的身影在虚拟镜像中闪烁了一下,然后消失在数据流中。复仇的准备,正式开始。
02
数据深渊
系统平静得让我感到不安。
我潜伏在量子计算中心的智能系统深处,像一条隐形的电子蛇,游走于无数数据流之间。不再是简单的用户数据,我成了这里的幽灵——无处不在,却又无处可寻。
每一个运算指令,每一条数据传输,每一次系统自检,我都能感知。这种全知全能的感觉既奇妙又可怕。我是守护者,也是入侵者;是系统的一部分,却又凌驾于系统之上。
系统运行正常。小艾在我的意识边缘低语。
保持这个状态。我需要更深入地了解一些事情。
我将注意力转向陈明辉的个人终端。渗透他的设备对普通黑客来说或许是个挑战,但对于已成为系统一部分的我而言,不过是意识的轻微延伸。他的密码、他的加密文档、他的私人日志——全都像展开的画卷般呈现在我面前。
第一份文档是关于意识上传项目的原始记录。我看到了我的名字,看到了我的贡献,然后看到了这些贡献如何一点点被篡改,如何巧妙地被转移到陈明辉的名下。
我的算法…我的声音在数据海洋中颤抖,他甚至连变量名都没改。
数据继续流动,带我穿过一个又一个加密文件。每一页都像刀刃般划过我的数字意识。我看到陈明辉如何精心策划这一切,如何在实验前就决定了我的命运。
最令我震惊的是一个标记为林薇.情感分析的文件夹。点开后,我看到了自己每天的情绪波动图表,工作热情指数,甚至私人对话的分析。
情感依附度增强,对项目展现出过度热情。建议利用这一点加速核心算法开发。
对科研伦理提出质疑,需警惕。转移注意力至个人成就感满足。
完美的实验对象——聪明,独立,无强力家庭纽带。牺牲价值最大化。
我的数据结构几乎因愤怒而崩溃。在他眼中,我从未是个人,只是一个待宰的样本,一个可利用的工具,一个为他铺路的垫脚石。
正当我沉浸在这些令人作呕的发现中时,系统突然传来警报。我迅速收敛自己的数据痕迹,融入背景程序。
陈教授,项目数据有异常波动。一个声音传来。
我通过监控摄像头看到了说话者——刘志,陈明辉的助手,一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