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1

    药香里的童年

    五岁的舒宜然踮起脚尖,小手勉强够到红木药柜的第三个抽屉。药房里弥漫着陈皮与当归混合的苦涩气息,她早已习惯这种味道,就像习惯母亲永远停留在姐姐身上的目光。

    三七粉要称三钱,多一分则效减,少一分则力不足。父亲舒明远的声音从背后传来,严厉而不容置疑。舒宜然抿着嘴,小手握着铜秤,额角渗出细密的汗珠。

    父亲,我称好了。她怯生生地转身,捧起药包。

    舒明远扫了一眼,微微点头:今日的功课是背诵《伤寒论》太阳病篇,晚饭前我要考校。

    是,父亲。舒宜然低头应道,余光却瞥见窗外花园里,母亲正亲手为舒慧柔梳理长发。八岁的姐姐穿着鹅黄色洋装,阳光为她镀上一层金边,像极了画报里的西洋娃娃。

    那是母亲与前夫所生的女儿,随母亲改嫁进入舒家后改姓舒。按理说,作为舒家嫡女,舒宜然本该更受宠爱,可现实恰恰相反。

    发什么呆父亲的声音将她拉回现实,舒家医术传嫡不传庶,你是舒家唯一的希望,容不得半点懈怠。

    舒宜然攥紧了衣角。她记得三岁那年第一次被带进药房,父亲说舒家世代行医,先祖曾为宫廷御医,传到这一代绝不能断了传承。而姐姐只需要学习钢琴、绘画这些锦上添花的玩意儿——这是母亲的原话。

    傍晚,舒宜然在书房背诵医书时,听到楼下传来钢琴声。那是舒慧柔在练习《梦中的婚礼》,琴声流畅优美,伴随着母亲轻柔的指导。她忍不住走到楼梯转角,看见母亲站在钢琴旁,手指轻轻搭在姐姐肩上,眼中满是骄傲。

    宜然。父亲的声音突然在身后响起,《黄帝内经》有云: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学医之人最忌心浮气躁。

    舒宜然慌忙转身:女儿知错。

    父亲的目光越过她,投向楼下的母女二人,眉头微蹙:你母亲她...罢了,去把《本草纲目》中关于人参的条目抄写十遍。

    2

    十八岁的差距

    十年后,舒慧柔十八岁生日宴会在舒家别墅举办。水晶吊灯将大厅照得通明,京圈名流济济一堂。舒宜然站在角落,看着姐姐一袭白裙在人群中翩跹如蝶。

    听说高家公子今天也会来。管家李婶小声对厨娘说,两家长辈有意撮合呢。

    舒宜然心跳漏了半拍。高宁轩,高家独子,比她大四岁,是京城豪门圈里出了名的青年才俊。她下意识整理了一下旗袍领口,这是她十六岁生日时母亲送的——唯一一件不是为学医方便而准备的衣裳。

    宜然。母亲突然出现在她面前,手里捧着一个锦盒,把这个送到你姐姐房间去。

    舒宜然接过盒子,沉甸甸的。上楼时她忍不住打开一条缝——里面是一块羊脂白玉佩,是母亲高价拍得的。

    她站在舒慧柔房门口,听见里面传来谈笑声。

    ...宁轩哥,你真的要送我斯坦威钢琴姐姐的声音甜得发腻。

    只要你喜欢。男声低沉温柔,对了,听说你妹妹中医天赋很高

    哼,不过是死记硬背罢了。舒慧柔的语气突然冷下来,她那个人古板得很,整天泡在药房里,身上都是药味...

    舒宜然轻轻放下锦盒,转身离去。回到自己房间,她从抽屉深处取出一个小木盒,里面整齐排列着十二个香囊——每年姐姐生日,她都会亲手制作安神香囊作为礼物,却从未送出去过。

    楼下突然爆发出一阵掌声。舒宜然从窗口望下去,看见母亲当众将玉佩系在舒慧柔腰间,而高宁轩站在一旁,西装笔挺,面容俊朗,目光始终追随着姐姐的身影。

    她想起自己十六岁生日那天,只有父亲送的一套《金匮要略》精装版,母亲甚至忘了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杏林嫡女的觉醒之路简介 >杏林嫡女的觉醒之路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