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1

    八月的晚风轻轻吹过小河面,天快黑了,河面上游着的几只鸭子,好像还不太想回去。

    季成佝偻着老腰站在河边的鸭圈旁,一手端着舀子,一手从舀子里抓出半把稻谷,嘴里吆喝着:啰—啰啰—

    啰—

    谷子撒进鸭圈,打开圈门,季成没有等鸭子上岸就直接蹒跚走回住处。

    河边的一间小屋:

    土墙,茅草顶,连门也是茅草编织的。屋里一张床,一张小桌子倚在床头,床尾两只樟木箱子。小桌子上几本书摞在一起,旁边散乱着几支蜡烛和一盏煤油灯。

    天暗了,屋里更暗。季成从兜里掏出火柴盒,把煤油灯点上。转身出去,到灶间把准备好的晚饭端上小桌子。

    晚饭是很简陋的红薯稀饭配咸菜,还有一个鸡蛋,季成却吃得很满足。他坐在床边上,一边吃一边拿起一本书看着。

    那是他最爱的《隋唐英雄传》,里面的内容他觉得自己都快能背下来了。

    吃完饭,季成把锅碗筷拿到河边洗刷干净。看到鸭子都回来了,他走过去顺手把鸭圈门关上。

    走回来后,他把东西放回灶间。

    灶间更简陋,加上跟住处共用的一堵墙也只有三堵半墙,一样的茅草顶,没有门。里面一个简易的单孔灶,一个破旧的碗柜,一张小板凳。

    把碗筷放进柜子,季成拿起小板凳放在门口坐下,拔出腰间的旱烟杆,拿出兜里的烟叶和火柴。

    装好烟叶,季成叼着烟杆,点上火,狠狠地吸一口,吐出烟圈。

    季成眯了眯混浊的眼睛,看向前方。

    不远处,砖窑边上有一座三间的简陋小瓦屋。这是原先准备了给烧窑的师傅休息用的,后来一直没用上,就只是放了些杂物。

    这几年,儿子找了好多的能说上话的人跟他商量,让他回他们那边,他都拒绝了。

    女儿嫁到了隔壁县,且不会骑车,所以每年难得回来几次。每次回来,都劝他回那边去住,或者到她家住段时间。

    他总说,我哪儿都不去。

    半个月前,儿子又请村支书来劝说了好久,他依旧没有答应,永远只回一句话不自由。

    最后儿子没办法,跟村支书商量租下前面的小房子,让他搬到那里面住,说今年冬天会很冷。他还是没有答应。

    他眯着混浊的双眼,透过烟圈,看到了自己家的那座两进小院。大门进去两边上是倒座房,中间石子小路直通主屋,石子路两边各有东西厢房,主屋的两边还有两个小耳房。

    在这座小院里,季成度过了他的前半生,直到那件事的发生。

    2

    季家一直人口简单,祖母早逝,祖父一个人住主屋。大伯两口子无儿女,领养了个小妹,住在东厢房;父母也只生了自己一个人,住在西厢房。

    小时候,大伯在外做行商,父亲长年住在军营,家里祖父当家,家务由伯母和母亲两人分担,田里的活计,忙起来了就雇佣村里的闲人。日子较一般人家富庶。

    祖父是个手巧的,闲时还会做一些小玩意卖给周边小孩。当然也会留足够的给自己和小妹,家里的长辈们从没有因为小妹是领养的女孩就区别对待过。日子简单而又幸福。

    后来大伯出事了,再后来十来岁的时候,父亲也出事了。

    祖父领着俩寡媳,拉扯兄妹俩长大。直到兄妹俩都成家了才离世。

    小妹性子忒软,祖父怕她婚后受气,给她精心挑选了一个父母都不在了但非常勤快,人又老实的小伙,让他做了上门女婿。

    他交代所有人:大房的东西全部留给大伯母,小妹一家将来必须给大伯母养老送终。大伯母是个精明人,有她在,小妹的日子不会太差
上一章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季成的人生简介 >季成的人生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