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朗读
暂停
+书签

视觉:
关灯
护眼
字体:
声音:
男声
女声
金风
玉露
学生
大叔
司仪
学者
素人
女主播
评书
语速:
1x
2x
3x
4x
5x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第一章


    有人说我们是彼此的影子。

    陆沉握紧话筒,声音微微颤抖,但今天我想说,我们更应该是彼此的光。

    记忆如潮水般涌来

    ——

    林夏递来的第一罐汽水,驱散了他转学首日的阴霾;陈墨在篮球场上的挑衅,唤醒了他沉睡的勇气;还有无数个并肩走过的黄昏,那些温暖与勇气,早已化作他翅膀下的风,推动他不断向前。

    离校时,陆沉在储物柜发现两张纸条。林夏的字迹工整清秀:为你骄傲,记得常联系。而陈墨的字则带着张扬的棱角:展翅高飞吧,艺术家。

    他将纸条小心折好,塞进素描本。抬头望向天空,一群白鸽正掠过湛蓝的天幕,那些振翅的姿态,像极了他笔下永不被束缚的飞鸟,也象征着他们即将开启的崭新人生。

    7

    再见之时

    纽约的雨总是来得猝不及防,细密的雨丝敲打着窗户,发出轻柔的声响。陆沉合上素描本,望着窗外被雨水模糊的曼哈顿天际线。落地窗外,雨滴在玻璃上蜿蜒成河,恍惚间竟像是素描纸上晕染的炭笔线条。来罗德岛设计学院快一年了,他早已习惯了异国他乡的孤独,却总会在这样的雨夜,想起千里之外的两个人。

    手机突然震动,是林夏发来的消息。屏幕上跳出一张照片,穿着白大褂的林夏站在实验室里,身后的培养皿泛着幽蓝的光,脸上带着疲惫却又坚定的笑容。今天的实验又失败了,消息框弹出新的文字,不过看到你在画廊的采访了,超帅!

    陆沉嘴角勾起,手指在键盘上停顿片刻,回复道:别把自己逼太紧,下次回国请你吃火锅。

    曾经那个温暖阳光的少年,如今在科研的道路上努力前行,追逐着自己的梦想。

    放下手机,他翻开素描本,最新一页画着一只衔着信笺的白鸽。这是他正在创作的系列,灵感来源于三个人之间的书信往来。陈墨的信总是最特别的,上次寄来的明信片背面,潦草地写着:柏林的街头涂鸦超酷,给你拍了视频,记得查收。照片里,陈墨戴着黑色棒球帽,站在色彩斑斓的涂鸦墙前,身后是东柏林墙的残垣,眼神中透着不羁与自由。

    门铃突然响起,陆沉打开门,室友举着手机站在门口,脸上带着兴奋的表情:你快看!

    屏幕上,正在直播的艺术展里,陆沉的飞鸟系列插画占据了整个墙面。弹幕不断刷新,这是今年最惊艳的作品作者一定是个天才的评论飞速划过。陆沉愣住了,他从未想过,那些在校园里诞生的画作,竟能引起如此大的反响。这一刻,他心中充满了感动与自豪,也更加坚定了自己的艺术之路。

    夜深了,陆沉躺在床上,望着天花板发呆。月光透过百叶窗洒进来,在墙上切割出明暗交错的线条。他想起毕业典礼那天,林夏说要一起看世界,陈墨说要做最自由的艺术家。如今,他们各自奔赴不同的远方,却又在心底最柔软的角落,为彼此留着一片天空。

    突然,手机又震动起来。这次是群聊,陈墨发了一段视频。画面里,柏林的夜晚灯火辉煌,陈墨站在勃兰登堡门前,身后是熙熙攘攘的人群:喂,陆沉、林夏,等你们来,我们一起去看极光!

    视频最后,陈墨对着镜头比了个不标准的剪刀手,脸上的笑容肆意张扬。

    林夏几乎立刻回复:极光算我一个!等我做完这个课题,马上飞过去!

    陆沉看着对话框里跳动的光标,心中涌起一股暖流。他打下一行字:等我的新作品完成,我们在世界的某个角落汇合。

    窗外的雨不知何时停了,月光照亮了素描本上未完成的画。陆沉坐起身,拿起炭笔,在白鸽的翅膀上添了几笔流光。那些跨越山海的羁绊,那些未说出口的牵挂,都化作笔下跃动的线条,在时光的长河里,勾勒出最
上一页 书架管理 下一页

首页 >《飞鸟与光》简介 >《飞鸟与光》目录 > 第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