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叹,内心却始终留意着展厅入口。直到那个熟悉的身影出现
——
陈墨戴着标志性的黑色棒球帽,肩头还沾着威尼斯特有的咸湿水汽。
码头的渔夫说今晚有风暴。
陈墨递来一杯浓缩咖啡,要不要去拍点特别的
两人沿着运河奔跑时,雨滴已经开始落下。陈墨突然停在一座石桥上,举起相机对准远处乌云翻涌的天空。陆沉望着镜头里扭曲的云层,灵感如闪电般划过,迅速掏出速写本。
别动!
陈墨突然放下相机,将陆沉推到路灯下,这个光影,太绝了。
他快速调整参数,镜头里,陆沉左颊的疤痕在雨幕中泛着奇异的光,手中未完成的画作被风吹得猎猎作响。
回到展厅时,浑身湿透的两人撞见正在撤展的林夏。你们去哪了
林夏举着手机,屏幕上是铺天盖地的新闻推送,你们在暴雨中创作的照片,已经登上艺术新闻头条了!
展厅的落地窗外,闪电照亮了大运河。三人站在自己的作品前,雨水顺着衣角滴落,在地面汇成小小的溪流。陆沉望着被雨水晕染的飞鸟画作,突然觉得,那些曾经困住他的枷锁,早已在追逐光的路上,化作了翅膀的形状。
10
永不落幕的展览
十年后,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一场特殊的展览。展厅中央,巨大的全息投影重现了当年北欧的极光,光影中,三个少年的剪影并肩而立。旁边的电子屏循环播放着他们这些年的作品:陆沉在贫民窟教孩子们画画的影像、林夏实验室里攻克医学难题的瞬间、陈墨深入战乱地区拍摄的纪实照片。
爸爸,这些人是谁
稚嫩的声音响起。
陆沉蹲下身,指着屏幕上的自己:他们是追光的人。
他抚摸着女儿的头发,就像你画里的太阳,要永远记得照亮别人。
展厅的角落,林夏和陈墨正在争论最新的艺术科技融合方案。林夏的白大褂口袋露出半截素描本,那是陆沉多年前送他的;陈墨的相机带依旧磨损严重,上面挂着三人在威尼斯买的幸运符。
该去开幕式了。
陆沉走过去,将两罐冰镇汽水塞进他们手里。熟悉的触感让三人相视一笑,仿佛回到了那个蝉鸣聒噪的初夏午后。
当灯光亮起,陆沉在观众席看到了许多熟悉的面孔:高中的美术老师、社区图书馆的管理员、还有曾经一起看极光的北欧朋友。他翻开素描本,扉页上的字迹已经泛黄,但依然清晰:我们是彼此的光。
展厅外,夕阳将纽约的摩天大楼染成金色。陆沉望着天空中掠过的飞鸟,突然明白,所谓自由,不是挣脱所有束缚,而是在爱的人身边,带着勇气与温暖,永远向着光的方向飞翔。那些未完成的画作、未说出口的感谢、未停止的追逐,都在时光里,汇成了一场永不落幕的展览。
(全文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