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手山芋。
呃……我尽量让声音听起来像在思考,曹军北来,不习水战。若遇东南风起,火攻确是一策。
诸葛亮的眼睛突然亮了起来。他起身绕到我身后,羽扇轻拍我肩膀:陈先生高见。只是这隆冬时节,何来东南风
他在试探我!
我咽了口唾沫,想起大学选修的气象学知识:长江流域冬季偶有回暖,冷暖气流交汇时,确实可能形成短暂东南风。说完就后悔了——东汉末年哪有这么专业的术语
果然,诸葛亮眼中闪过一丝诧异。但他很快恢复平静,对刘备拱手道:主公,陈先生通晓天文,不如让他协助亮观测天象
刘备欣然应允。走出大帐时,我后背已经湿透。诸葛亮在帐外拦住我,声音轻得只有我们能听见:先生方才所言气流交汇,不知出自何典
海外杂学,不值一提。我强作镇定。
他意味深长地看我一眼:三日后,请先生随我登七星坛。
江边的芦苇荡里,我蹲在泥滩上摆弄自制的简易风向标。这是用竹枝和布条做的,虽然简陋,但比这个时代靠焚香观烟的方法准确得多。
有趣。诸葛亮不知何时站在我身后,弯腰捡起另一只我做的湿度计——用兽皮包裹的盐块,吸潮后会变重。先生之法,较之浑天仪更为精妙。
我尴尬地笑笑,不敢说这其实是初中物理实验的改良版。远处江面上,黄盖的诈降船队正在演练,战船上的曹字旗刺得我眼睛发疼。
data-faype=pay_tag>
报!传令兵飞奔而来,曹军派蒋干过江,正在周瑜帐中饮宴!
我和诸葛亮对视一眼。这个经典桥段我太熟悉了——蒋干盗书、曹操误杀水军都督。但此刻我只能装作茫然:此人来意是
诸葛亮笑而不答,反而问我:先生觉得今夜会起雾吗
我抬头看天,积云低垂:子时前后会有大雾。
妙哉。他轻摇羽扇,正好让蒋干偶然发现些东西。
当夜,我躲在周瑜帐后的草丛里,看着蒋干踉踉跄跄地偶遇那封伪造的密信。月光下,诸葛亮的身影立在江畔礁石上,衣袂翻飞如展翅的鹤。
决战前夜,江风刺骨。
七星坛上,诸葛亮披发执剑,踏罡步斗。我在坛下记录风速,布条做的风向标猎猎作响。亥时三刻,风向果然开始偏转。
东南风起!士兵们惊呼。
诸葛亮剑指苍穹的身影在火光中宛如神祇,但我清楚看到,他在转身时对我微不可察地点了点头。这一刻,我忽然明白——他早看穿了我的异常,却选择利用这份天赐的才智。
江面上突然火光冲天。黄盖的船队如离弦之箭冲向曹营,点燃的战船撞入连环大寨。顷刻间,整条长江都被映成血色,热浪裹挟着惨叫声扑面而来。
我死死抓着坛柱,指甲陷入木头。史书上的樯橹灰飞烟灭变成眼前地狱般的景象:燃烧的士兵像火球般跳入江中,焦臭味顺着风灌入鼻腔。一个曹军小校挣扎着爬上岸,火焰已经吞没他的下半身......
别看。赵云捂住我的眼睛,他的手在颤抖,这就是战争。
我的胃部剧烈抽搐,现代人的道德观在真实杀戮前不堪一击。恍惚中,诸葛亮的声音从高处传来:天道无情,以万物为刍狗。
火光照亮了他苍白的脸,我第一次在这位智者眼中看到深重的疲惫。
第四章:荆州风云
赤壁的硝烟尚未散尽,刘备的势力却如野火般蔓延。
曹操败退北方,留下荆州大片疆土空虚。诸葛亮迅速调兵遣将,接管城池,而我——一个本不该存在于这个时代的穿越者,竟也被委以重任,派往荆州协助内政。
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