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后来苏凝说:去不去江边散步
谢吟说:想陪你,但我必须今天写完程序,不能陪你了。
谢吟说:去不去一起做陶瓷。苏凝说:哎呀宝宝,我可能没办法陪你,因为我这边论文实验数据有问题。
或许是那三次相遇用尽了运气,接下来的三年,他们每次一起约会,仿佛都很不容易。
看星星的苏凝想,大概是因为他们目标都太明确了,一个要不断为未来拼命,一个要一直为生命献礼。
密密麻麻的星空其实不漂亮,苏凝想,原来天上是有这么多星星的,那城市到底污染重到了什么地步,居然一颗星星也不见。
毕业的苏凝离开了中国,从中国到一个新加坡,从新加坡到澳大利亚,从澳大利亚飞去巴黎,她不断的接受挑战,不断的学习。
而谢吟大四也在完成论文,他的论文一定要比别人都更好,更优质,他要追上苏凝。
他一直都明白,横在两人之间的是什么。
过了半年,两人分开了,谢吟想,让我们准备充足,再相见吧。
五年后,刚从阿富汗回来的苏凝,准备去往a城,接受工作。
她在出国的第二年读了研究生,两年时间就毕业了,又接着逛了一年。
这回,她要休息一段时间了,她给a大投去了简历,成为了一名研究员。
老天爷给了第四次机会,她再次遇见了谢吟。
谢吟说:我在CE公司总部工作。
苏凝一挑眉:可以啊,技术总监。说着指了指他的工牌。
你怎么来这了
可能是像当年的一个人,赌缘分。
谢吟笑了,他笑起来还是那么好看。
赌赢了啊。
是啊,老天爷的第四次机会,我们的距离又是1m。
这个世界总是不太公平。
苏凝丰富的生活,完美的想象力,超绝的感知力,都让人自惭形秽。
谢吟一直爱着她。
苏凝出身在一个普通的家庭里,小的时候,没有手机,一家家书店构成了人格的温床。
当来到大学的殿堂时,不像想象中那样,但是,请记住,你的生活是你决定的。
她高考完的暑假,做家教攒下来了一万五,大一的时候课不多,模特,家教,她一直在存钱。
两千块,就出发一次。
她不怎么上周五或周一的课,因为两天太短,三天刚好。
旅途中会遇见不同的意外,炎热的或者寒冷的,沉重的,疲惫的,但是没有关系,有一点触动就好。
我要用这些触动,完善我的灵魂,待我死亡时,好让我的灵魂发出最闪亮的碎光。
地球有多大世界有多大在每一个备考雅思的深夜,因这些问题不会累。
卢梭说: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
在东京,在佛罗伦萨,在柏林,到埃及,到巴基斯坦,她没有如同想象般自由,而是,被更多的枷锁束缚住。
因为,你会在伦敦的工人运动时,感到政治的荒诞。
你会在阿富汗女性的罩袍下,看到她们的愤怒。
看见之后呢当然是,做些什么。
她一定要做些什么,世界的角落的人们啊,世界上痛苦的人们啊,世界上孤独的人啊,我在看见,我在看见你们。
我会为你们写下一篇篇文章,用我最擅长的方式,就如同当年在福利院的一本本绘本。
苏凝在下定了决心后,回到中国。
但为什么是a城,因为这里有一个人吧。
她会一边做研究,一边写书。
或许还能来一段破镜重圆的恋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