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如果善意有回报,会是什么
对于李明来说,善意的回报是一套房,是人心险恶。
01
晨曦微露,老槐树的疏影在静安里小区的白墙上轻轻摇晃。
李明挺了挺有些僵直的保安制服,开始了他一天中第二次巡逻。
说是巡逻,其实更像是一种习惯性的问候。
他熟悉这里每一棵树的位置,每一户人家紧闭或敞开的窗,以及那些定时定点出现的身影。
比如,七点半,东边三号楼的张奶奶,总会提着一个小布袋,颤巍巍地走向小区门口的早市。
李明加快了脚步,果然在单元门口截住了刚走出来的张奶奶。
张奶奶,早啊!今儿个想买点啥豆腐脑儿还是那家王记的油条
他笑着接过张奶奶手里那个洗得发白、印着小碎花的布袋,入手很轻,几乎没什么分量。
张奶奶抬起布满岁月褶皱的脸,浑浊的眼睛里闪过一丝光彩,像是久置的旧家具被人细心擦拭过一般。
小李啊,早,还是你记性好,昨儿个剩下的那点面,想买点鲜酵母,再扯块豆腐,中午包几个素馅儿饺子。
老人的声音有些沙哑,带着老年人特有的迟缓。
就是……就是这腿脚,越来越不听使唤了。
她叹了口气,有些无奈地拍了拍自己的膝盖。
嗨,多大点事儿!
李明把布袋往肩上一搭,另一只手顺势搀住张奶奶的胳膊。
您想吃什么,跟我说一声,我下班给您捎回来就是了,今儿不忙,我陪您走一趟。
静安里是个老小区,住户多是些上了年纪的老人,子女大多在外打拼,一年到头也难得回来几趟。
李明来这儿当保安快五年了,帮东家换个灯泡,给西家通个下水道,都是常有的事。
唯独对张奶奶,他似乎更多了份耐心。
张奶奶老伴走得早,孩子们又都忙,那份刻在脸上的孤独,总让李明想起自己远在乡下、同样孤单的母亲。
那敢情好,那敢情好。
张奶奶脸上笑开了花,眼角的皱纹挤得更深了。
有你在啊,我这心里就踏实。
李明搀着她,脚步放得很慢。
阳光透过枝叶,在两人身上投下斑驳的光点。
他听着老人絮絮叨叨地说着年轻时的旧事,偶尔应和几声。
他知道,张奶奶需要的不仅仅是有人帮她买东西,更需要的是这份陪伴和被需要的感觉。
帮她拧开一个卡得死紧的罐头瓶,替她读一封来自远方却只有寥寥数语的信,或者仅仅是听她重复那些说过许多遍的往事,对李明来说,都是举手之劳,对张奶奶而言,却足以驱散好几日的阴霾。
日子就像小区的自来水,平淡无奇地流淌。
直到那天下午。
李明正在岗亭里登记外来车辆,眼角余光瞥见张奶奶常坐的那条长椅空着。
已经过了她平日里下来晒太阳的点。
一种莫名的不安攫住了他。
他跟同事交代了一声,匆匆走向三号楼。
敲门,无人应。
再敲,声音加大,里面依旧静悄悄。
李明把耳朵贴在冰凉的防盗门上,似乎听到一丝微弱的呻吟。
他心头一紧,当机立断跑去找了楼管王姐,又联系了社区。
几番周折,当房门被打开时,一股浓重的药味混杂着不祥的寂静扑面而来。
张奶奶蜷缩在床边地上,脸色灰败,呼吸急促。
张奶奶!张奶奶您醒醒!
李明冲过去,小心翼翼地将她半扶起来,入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