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师推了推眼镜,镜片上倒映着大英博物馆的穹顶。您看这个。
她指着纸页边缘的腓尼基字母,这些拼音符号在给汉字注音,就像...
就像两千年前的《牛津英汉词典》。
手机突然弹出推送,标题是《剑桥发现大秦都护府遗址:拉丁语石碑刻满汉字注释》。林小羽望着屏幕上的照片,石碑中央是斗大的
四海同文,四周密密麻麻的拉丁字母正逐字翻译着秦律条文。
回溯到大秦纪年三十五年,亚历山大港的灯塔在暮色中亮起,赢元曼望着港口里悬挂九鸾旗的福船,忽然想起时空局总部的全息地图。如今大秦的商船已绕过好望角,将蜀锦和漆器卖到迦太基,而她亲手制定的《文字统一令》,正随着商队传遍已知的世界。
女皇陛下,罗马执政官又送来求学文书。
女官呈上刻着希腊文的青铜板,边缘用秦隶写着批注:愿遣三百贵族子弟入咸阳学宫,习文字、律法、耕战之术。
她提笔在竹简上批复:许之。另,着驻罗马都护府教习《仓颉篇》,凡通秦隶者,可免商税三成。
笔尖划过
秦隶
二字,想起二十年前在尚书房与父王争论的场景
——
那时她坚持保留汉字的象形之美,如今这横竖撇捺,正成为横跨欧亚的通用文字。
在现代的中学课堂上,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习古汉语语法。
英语老师抱着课本推门进来,却看见黑板上用粉笔写着:大秦始女皇时期,英语尚未形成,故本课程暂不涉及。
后排男生举起手机:老师,刚出土的庞贝古城壁画上,罗马贵族穿汉服写秦隶,英语真的存在过吗
屏幕上,色彩斑斓的壁画里,卷发男子正对着竹简临摹
耕
字,身旁奴隶捧着的陶罐上,秦
字的篆刻清晰可见。
赢元曼站在咸阳城头,看着西域商队带来的琉璃瓶,里面装着地中海的海水。系统早已沉默,时空局的记忆只剩腕间九鸾镯的温热。她知道,当大秦的铁骑踏上亚平宁半岛,当汉语成为亚历山大图书馆的标准藏书文字,历史的河流已彻底改道。
陛下,罗马使者求见,说他们的元老院正在辩论是否将秦隶定为官方文字。
王翦的孙子王离大步流星赶来,铠甲上的凤凰纹与狼首交相辉映。她笑了,指尖划过石栏上的
书同文
刻字。两千多年后,当某个二十一世纪的少女对着羊皮纸上的秦隶惊叹时,当牛津课堂上不再需要解析英语时态时,这漫卷天下的墨香,早已让所有拼音文字黯然失色。
原来改变历史的,从来不是某个人的穿越,而是一个帝国对
文明永续
的执着。当汉字成为横跨大陆的文明载体,当秦律的公平精神照亮地中海沿岸,英语是否存在,早已不再重要。毕竟在这个被改写的时空中,赢元曼留给世界的,是比长城更坚固的文化基石
——
那是让所有文明都愿意俯首学习的,大秦文字的辉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