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我15岁行及笄礼的那日,太子周成礼从皇帝那里讨来一道旨意,让东宫詹事上门替我和他退亲。
不曾想,与他退亲之后,我转身嫁给桓王周允胤,他却悔疯了,跪着求我与周允胤和离,重新嫁给他。
可是,周成礼大约忘记了覆水难收的道理,他既然已经弃了我,应该认命才是!哪凉快哪待着去吧!
1
我是宋樟,我的父亲是大夏朝的战神,已故护国大将军宋襄。
父母膝下仅我一女,故双亲战死疆场后,两岁的我成了无父无母的孤女。因祖父母也早已过世,姑母宋茹月便将我接去了谢家抚养。
姑父谢世清出自谢家旁支。他满腹经纶,学富五车,据闻皇上也听说过他的才名。
只是姑父为人耿介,不喜官场上的勾心斗角,因此他在科考中了探花之后,便远离了官场,进了兰都书院当夫子,后来成为兰都书院的山长。
姑父为人严肃、不苟言笑,我也有些怕他,但他视我为小辈,从不曾薄待于我。姑母也很疼爱我。
两位表兄谢临、谢渊,表姐谢鸢也都视我为亲妹,对我爱护倍至。
我在谢家衣食富足,无忧无虑地长大,直到及笄这年,姑母对我言及亲事。
姑母说,我和太子周成礼的亲事是我那亡母和先皇后定下的。
当年母亲怀我之时,东宫太子周成礼已经八岁。先皇后放言,若母亲生下儿子,日后就是太子的伴读,辅佐太子;若母亲生下女儿,便许为太子妃,与太子相伴一生。
可惜先皇后和我母亲都非长寿之人。
母亲自与父亲相识后,就一直伴在父亲左右,追随父亲浴血沙场,最后又与父亲双双殒命于疆场。
先皇后是在太子十一岁,我三岁那年,被后宫嫔妃设计下毒,毒发不治身亡。
我的双亲去世之后,将军府就门庭冷落,我这个孤女也不受人待见。虽然有姑母一家人护着,可外人打量我的目光或多或少都带着些轻视和不屑。
而先皇后薨逝之后,太子周成礼虽然还有皇上这个父亲,但他却也日日如履薄冰。
那时,虽然贵妃生的二皇子周允清才九岁,贤妃生的三皇子周允和才八岁,可他们的母妃和外祖家全都虎视眈眈地盯着年仅十一岁的周成礼,恨不得让二皇子、三皇子取而代之。
而且比起太子,皇帝更偏爱二皇子和三皇子。再加上先皇后家世低微,就连朝臣都不看好周成礼这个太子。
不过,耐人寻味的是,周成礼居然一次又一次地躲过了来自贵妃、贤妃的各种算计,不仅平平安安活了下来,还一直稳坐太子之位。
窈窈,待你及笄礼后,怕是太子就会遣人前来提亲。你的嫁妆也该准备起来了。姑母一边叫着我的小名,一边摸着我的头说。
这些年我也在给你攒嫁妆,只是不多,说到这里,姑母的面上闪过一丝愧色。
谢家虽然不愁吃喝,但并非钟鸣鼎食之家,况且两位表兄和表姐也都在议亲,两位表兄那里需要准备聘礼,表姐这里也要备嫁妆。
不过好在哥嫂给你留下不少东西,嫂嫂的那些嫁妆也都还在,这些年我都妥善保管着,一样未动,等你出嫁之时全都带去。姑母接着又说。
太子那边定也会送来聘礼,我会把聘礼都归置在你的嫁妆里。有足够的嫁妆傍身,日后窈窈嫁去东宫也无人敢小看。
姑母絮絮叨叨,全然没有察觉到我已经不耐烦地打着哈欠,偎依着她昏昏欲睡。
2
东宫太子周成礼,他真的是我的良人吗
我忍不住想起一年前,在王家的寿宴上,周成礼不问青红皂白,逼我和表姐向王家小女王若妍赔礼道歉一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