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情报,说明她已彻底站在秦国一边。
华阳夫人眼中含泪:妾身只愿太子...平安。
离开寝宫,嬴柱立即召集心腹商议。楚国若攻秦,必须早做准备。但更令他担忧的是朝中局势——范雎明显在针对自己,吕不韦心怀鬼胎,秦王虽信任有加,但帝王之心深不可测。
太子,刚收到邯郸密报。蒙毅匆匆进来,赵国集结大军,似有西进之意。
两线作战嬴柱眉头紧锁。历史上这个时期秦国确实面临多国压力,但如今情况更加复杂。他必须说服秦王调整战略。
次日朝会上,嬴柱主动提出:父王,儿臣以为当务之急是稳住赵国,全力应对楚国威胁。
范雎立即反对:太子此言差矣!赵国屡犯我境,岂可轻纵
不然。嬴柱早有准备,赵国虽强,但内有隐忧。公子异人曾言,赵王与廉颇将相不和。我可派使者暗中联络廉颇,许以重利,使其劝阻赵王攻秦。
秦王若有所思:太子与异人相处如何
异人聪慧勤勉,儿臣常与他论及天下大势。嬴柱回答。这并非虚言,异人归秦后,他确实多次与之长谈,发现这位历史上早逝的公子其实颇有见识。
既如此,太子全权处理赵国事宜。秦王最终决定,至于楚国...蒙骜将军!
老将蒙骜出列:老臣在!
着你即刻率军五万南下,加强武关防御。
老臣领命!
退朝后,范雎拦住嬴柱:太子近日颇得王上欢心啊。语气中带着明显的酸味。
嬴柱微笑以对:丞相乃国之栋梁,柱不过尽本分而已。
好一个尽本分。范雎冷笑,老臣倒要看看,太子的本分能尽到几时。
这番对话证实了嬴柱的猜测——范雎已将自己视为威胁。历史上范雎最终失势,但过程曲折。嬴柱必须加快步伐,在范雎发难前巩固地位。
回到太子府,嬴柱立即召见异人。这位年轻的公子比初归时健壮了许多,眼中也有了神采。
侄儿拜见叔父。异人恭敬行礼。
嬴柱扶起他:不必多礼。近日读何书
《孙子兵法》与《吴子》。异人回答,另有一些赵国见闻,侄儿已整理成册。
这正是嬴柱看中异人的地方——敏锐的观察力和系统的思维。他取过竹简浏览,上面详细记录了赵国各城防御、粮仓位置、将领特点等珍贵情报。
甚好。嬴柱赞许道,你可愿随我出使赵国
异人震惊抬头:叔父,这...
放心,不是真让你回赵国。嬴柱解释,我打算派使者与廉颇联络,需要你的建议。
异人松了口气,随即认真思考起来:廉颇重名誉,恶郭开。使者当以名剑宝甲为礼,并暗示郭开与秦某些商人的特殊关系...
嬴柱眼前一亮。异人此计正中要害——既暗示吕不韦与郭开的勾结,又能拉拢廉颇。一箭双雕!
就依此计。嬴柱拍板,你与使者同去边境,但不必入境。
安排妥当后,嬴柱转向另一项重要事务——自己的身体。通过数月的调理,原主孱弱的体质已有明显改善,但要应对日益复杂的政治斗争和未来的王位重任,还需更强健的体魄。
地室内,嬴柱对着铜镜施针。肝俞、脾俞、肾俞...一套针法下来,他感到气血通畅,精神振奋。配合自制的补气药丸和每日练习的导引术,这具身体正逐渐脱胎换骨。
太子,狩猎大典三日后举行。蒙毅提醒道,王上特意吩咐,要太子展示骑射。
嬴柱点头。狩猎是展示王室成员勇武的重要场合,原主因体弱常缺席,如今正是他改变形象的机会。
狩猎当日,秋高气爽。咸阳郊外的猎场旌旗招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