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第一章
下山
山间的晨雾还未散尽,青云观前的石阶上已站着一个挺拔的身影。张明远深吸一口气,感受着初春微凉的空气钻入肺腑。他今年二十有五,在道观中已修行二十载,却从未真正下过山。
明远,发什么呆早课要开始了。身后传来师父玄诚子的声音。
张明远转身行礼,道袍随动作轻轻摆动:师父,弟子只是在想,山下的世界是什么模样。
玄诚子捋了捋花白的胡须,眼中闪过一丝了然:又在想这个修行之人,当心无旁骛。
是,师父。张明远低头应道,却忍不住又望向山下的方向。
早课结束后,张明远照例去后山采药。他轻车熟路地穿梭在林间小径上,手指拂过那些熟悉的草药,却总觉得心中空落落的。二十年来,他学会了画符念咒,学会了驱邪祈福,却从未真正使用过这些本领。
明远师兄!一个小道士气喘吁吁地跑来,师父找你,说是有要事。
玄诚子在静室中打坐,听到脚步声后缓缓睁眼:来了坐。
张明远规规矩矩地跪坐在蒲团上,心跳却不由自主地加快。师父很少这样郑重其事地找他谈话。
你今日又提起下山之事。玄诚子开门见山,为师思虑再三,或许确实到了你该下山历练的时候。
张明远猛地抬头,眼中闪烁着难以置信的光芒:师父是说...
别高兴太早。玄诚子从袖中取出一封信,李家村近来有怪事发生,村民写信求助。你且去看看,若能解决便罢,若不能,立刻传信回观。
张明远双手接过信件,指尖微微发颤。他终于有机会真正施展所学了!
记住,玄诚子的声音突然严肃起来,山下不比山上,人心复杂,鬼魅更甚。你虽通晓道法,却缺乏处世经验,凡事三思而后行。
弟子谨记师父教诲。
临行前,玄诚子交给张明远一个布包:里面有三张符箓,危急时刻方可使用。还有这面铜镜,是为师年轻时所用,能照妖邪本相。
张明远郑重地将铜镜挂在腰间,背上简单的行囊,向师父深深一拜,转身踏上下山的路。
山下的世界比张明远想象中还要热闹。他第一次见到这么多人挤在一条街上,叫卖声、讨价还价声、孩童的嬉笑声交织在一起,让他一时有些恍惚。
小道士,买串糖葫芦吧一个慈祥的老妇人招呼他。
张明远摸了摸钱袋,那是临行前师父给的几枚铜钱。他好奇地接过那串红艳艳的糖葫芦,咬了一口,甜中带酸的味道让他眼睛一亮。
正当他沉浸在新鲜体验中时,忽然感到一丝异样。人群中似乎混入了什么不干净的东西。张明远不动声色地掐了个诀,悄悄环顾四周。
一个身着灰衣的男子引起了他的注意。那人面色青白,走路时脚跟不着地,在拥挤的集市中竟无人碰到他的衣角。更奇怪的是,他经过的地方,几个孩童突然哭闹起来。
游魂附体...张明远喃喃自语,手已摸向腰间的符纸。但转念一想,这大庭广众之下施法恐怕会引起骚动。他犹豫间,那灰衣人已消失在街角。
张明远叹了口气,继续赶路。师父说得对,山下的事情确实复杂得多。
李家村距离青云观有两日路程。张明远按信中所说方向前行,越靠近村子,周围的氛围越发阴郁。明明是正午时分,阳光却仿佛被什么无形之物阻隔,照不暖这片土地。
村口的老槐树下,几个村民正在低声交谈。看到张明远走近,他们立刻噤声,警惕地打量着他。
福生无量天尊。张明远行了个道礼,贫道青云观张明远,受贵村所托前来。
一个年长的村民上前一步:小道长可算来了